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今日开诊 日门诊量可达4000人次
新京报 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2021-12-18 17:39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开诊。

 

12月1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日门诊量可达4000人次,以创伤急诊急救、妇产、肿瘤、研究型病房、全科医学为特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平移,专家各院区同步出诊,为百姓提供同质化的国家级高质量医疗服务。

 

作为中国人自行筹资创建的第一家西医综合医院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配合副中心建设整体规划,于2017年与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合作,在漷县镇设置通州院区,一期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大第二临床医学院)也成为进驻副中心的唯一一家国家卫健委管辖医院,唯一一所北京大学附属医院。

 

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介绍,通州院区拥有三大医疗中心。其中,国家创伤医学中心是国家卫健委2019年9月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的,具有丰富的严重复杂创伤救治经验,独立的创伤复苏单元、创伤病房、创伤重症监护病房,还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相关专业的固定医务人员。


通州院区正积极筹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位于院区西南侧直径30米的地面停机坪,按直升机紧急救援最高承重标准建设,可覆盖京津冀全境500公里半径圈。位于首都副中心的通州院区将成为重要的创伤急救中心,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顺利举办提供最为优质的医疗保障,为今后京津冀地区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搭起“空中生命线”。


直升机紧急救援可覆盖京津冀全境500公里半径圈。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将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紧密联系,结合空中救援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处置等重要功能,为创伤急诊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和救治空间。同时,中心整合全院重症资源,包括中心ICU、轻装ICU、急诊留观ICU等在内共计72张重症监护床位。

 

另外两大医学中心分别为妇产中心和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妇产中心是依托于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建立,立足通州院区,在产科、妇科、生殖医学、产前诊断等方面为京津冀乃至全国患者提供帮助。“结合医院优势学科和百姓需求,生殖医学将重点在通州院区发展。”姜保国表示。此外,多优势学科携手打造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也将成为肿瘤综合性诊断治疗研究基地。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批研究型病房也落户通州院区,一系列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观察等高水平临床研究将在这里开展,为加快推动医药健康协同创新,推进医药创新成果转化贡献力量。研究型病房至少保证50张病床,动态调整,有临床研究项目的科室进驻,项目完结后撤离,可以供各科室灵活使用。

 

姜保国表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将建成依托于三大医疗中心与研究型病房、覆盖内、外、妇、儿等各个学科的三甲医院综合性院区,在未来将全方位承担起城市副中心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带动提升城市副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并最终与周边养老、医药等健康产业一起建成医养、医康、医护、医产为主要链条的国家智慧健康示范基地。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影报道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已完成13个市属央属医院疏解项目建设
北京
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优质医疗资源落地,交通枢纽高效辐射京津冀
北京
新闻8点见丨徐京坤:水手的决心;井喷中的心理门诊
时事
让患者“转得上去,留得下来”!三甲专家下沉社区医院,盘活基层诊疗
北京
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以更大视野构建卫生健康协同发展新格局
北京
北京299家医院统一放号时间
北京
早安北京1205:最低-1℃;7条地铁线路发车间隔在2分钟内
北京
北京已治理133家医院周边交通秩序,有医院还迁走了职工车辆
北京
早安北京1021:最低温6℃;北京多地路口已后移非机动车停止线
北京
京津冀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雄安新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