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陈如平:2022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新京报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2021-12-07 10:30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双减”政策落地,职业教育迎来发展黄金期,修订后的未保法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叙事中,个体如何在时代浪潮中安放自己?年末我们邀请教育学者、校长、从业者、家长等,从各自视角回望2021年。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如平:


亲爱的2022年:


对新的一年,我们充满了期待。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始年,其任务就是开好局、起好步,重在顶层设计、谋篇布局、起势定调。2022年是接续年,其使命无疑就是接续奋斗、狠抓落实、踏步前行。


期待新的一年,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建立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做好教育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红线和底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解决好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新课题。坚持教育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集中力量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高质量。


期待新的一年,进一步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水平,在巩固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向学前、高中甚至高等教育“两头延伸”,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难题。强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高保教质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区域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推动普职融通实现重大突破,拓宽中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贯通培养通道,提升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增效发展,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办好特殊教育、专门教育,积极探索超常儿童教育路径方式。


期待新的一年,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育人水平。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和办学特点,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推动各项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工作,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全面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更新升级,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育人、科学育人、整体育人,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精心育人。深化“双减”工作,落实“五项管理”,着眼于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着手于课堂教学落实,着力于教学方式变革。着力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德师风和综合素养,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和能力。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实现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


期待新的一年,进一步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继续全面规范推进校外教育培训,让其回归育人正常轨道。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克服逐利化倾向。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净化网络环境。全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切实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缓解家长教育焦虑。期待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2021年12月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写给2021年的一封信

写给2021年的一封信——教育年终盘点

相关推荐
中考时间定了!河北省教育厅最新通知
新京号
24小时监测!打造“无油烟”航站楼
新京号
这份健康倡议,邀你携手传递
新京号
清明节“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倡议书
新京号
清明节“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倡议书
新京号
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北京
永定河畔迎来“老朋友”!大兴开启“宠燕模式”——
新京号
2024年,北京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
北京
这个城市对“游烟族”出手了,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数据
VR看水库、无人机测空气,深圳用“黑科技”让52万人拥抱志愿服务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