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东城区线上线下联动,对三文鱼等五类水产品开展排查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2021-11-12 18:16
重点检查产地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进口”冒充“国产”的问题等。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11月12日,记者从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因在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检查中,发现市场上进口巴沙鱼、鳕鱼、三文鱼、(南美)白虾、(南美)红虾等五类水产品未按要求进行赋码销售的问题较为突出。从即日起,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线上线下联动,对上述五类水产品销售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执法人员通过“美团”“饿了么”“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线上外卖平台,对巴沙鱼、鳕鱼、三文鱼、白虾、红虾等五类水产品进行关键字检索,并按照检索结果对辖区经营以上五类水产品的经营主体的线下实体门店或冷库开展现场检查,全面检查各相关单位是否认真落实好五类水产品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要求。


执法人员重点检查各经营主体线上线下销售的五类水产品标注的产地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进口”冒充“国产”的问题;进口冷链食品是否落实“三证”(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入境检验检疫证明)、“三专”(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和“四无五不”(无检验检疫证明、无核酸检测报告、无消毒证明、无“北京冷链”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采购、不使用、不运输、不贮存、不销售)等相关要求;以及进口冷链从业人员包括配送人员是否持有七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检查中,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发现,个别经营主体销售的经分装或初加工的五类水产品,存在未按要求赋码销售、未落实进口冷链经营要求等问题。目前,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已要求相关单位下架全部问题食品,待做好溯源管理和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后,方可恢复销售。同时,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问题企业总部开展行政约谈,进一步强调进口冷链经营要求,要求企业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今年以来北京抽检热门食品3200余批次,合格率99%以上
北京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报告
新京号
@庄儿里人,2025年第一期北京市退役军人直播带岗活动,本周五开启→
新京号
仙游火力全开!出台25条措施支持→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民生实事暖民心】聚焦群众关切 办好民生实事
新京号
市城市管理委:截至目前,本市居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口将近122万个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