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出炉,东城5个社区入选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2021-10-31 17:14
截至今年8月,东城区168个社区已实现“五类业态500米范围”社区全覆盖。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商务部近日公布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东城区5个社区入选。

 

这5个社区包括北新桥街道海运仓社区、东华门街道灯市口社区、建国门街道大雅宝社区、崇外街道新怡家园社区和东花市街道东花市南里社区。

 

灯市口社区便民综合体。受访者供图

 

东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主要包括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力量和居民个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市场机制提供的便民服务。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入选的5个社区不仅业态齐备、布局合理,还通过科技提升服务品质。下一步,入选社区将制定提升规划,在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进一步补足民生功能短板。

 

增加生活性服务设施,加大公共资源投入

 

从老家来东花市南里社区帮女儿带孩子的李秀荣,最满意社区的购物体验。

 

每天一早,她推着小推车步行十分钟,来到志广果蔬采购,整齐摆放的水果蔬菜、粮油、熟食等摊位,让她可以一站式采购。也可以去不远处的家乐福超市,从家步行到家乐福仅需15分钟,沿街还有果多美、永辉超市和物美便利店等小的连锁超市。去年美团买菜入驻东花市,为辖区居民免配送费。“不出家门就能买上菜,真是越来越方便。”李秀荣说。

 

东花市南里社区占地面积14.2公顷,呈长方形布局,小区内以楼房为主,常住居民为11970人。东花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花市南里社区目前共有商业114家,包括蔬菜零售、便利店(超市)、早餐(餐饮)、洗染、美容美发、再生资源回收和末端配送等业态。从“南里社区便民点位图”上可以看到,大部分业态位于社区“长方形”边界四周,便民菜站、便利店、理发店等均匀分布,东南角为餐饮聚集区,教育机构主要位于社区北部。

 

“近几年,东花市街道不断优化南里社区便民业态布局,利用腾退空间建设生活性服务业设施。”上述负责人说,位于社区北侧的“美家超市”曾经是低端脏乱、外来商户聚集的东花市北里菜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建成了14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社区商业便民综合体,以生鲜超市为主要载体,搭载多种便民服务,覆盖半径1.5公里,服务人群约1万户。

 

2017年以来,东城区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的早市、脏乱的自由市场和小商品交易市场等低端业态,同时利用腾退空间补足社区民生功能短板。除了便民综合体,还利用腾退空间开设生活类和文化类的便民实体,如利用远东仪表有限公司的老厂房建成的码字人书店,以戏剧、电影、诗歌为特色,有时也会变成放映厅、小剧场、沙龙或各种艺术空间,为周边居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东直门街道利用腾退空间建成“生态岛”,将厨余垃圾降解转化变成有机肥料,并对大件废弃物进行拆解,让居民大垃圾有去处。

 

征询民意,需要哪些服务居民说了算

 

在建设便民设施的过程中,东城区积极听取居民意见,满足居民各类生活需求。

 

北新桥街道海运仓社区位于平安大道北侧,全部由楼房组成,有居民约9000人。

 

“几年前,社区里只有几个小超市,针头线脑、修鞋、便民理发等业态都没有,居民生活不太方便。”北新桥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宋志海介绍。

 

2018年,街道计划将原有的超市扩建成天泽祥鲜汇便民综合服务体,在改造过程中,东城区商务局、北新桥街道联合召开居民恳谈会,超市所在社区十余位居民代表参加,“会上,居民代表就如何配置服务业态满足周边百姓日常需求提出了意见建议。比如居民提出社区里没有便民理发,我们实地走访后发现,社区虽然有几个理发店,但是价格比较高,不能满足老年人理发的需求,于是街道广泛寻找资源,最终找到了合适的经营者。”

 

天泽祥鲜汇便民综合服务体为居民提供手工缝制棉被服务。受访者供图

 

5200平方米的综合体包含了超市、早餐、裁缝、钟表修理、手工缝制棉被等多种业态,周边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为了及时了解顾客需求,综合体专门设计了“顾客需求征集单”。“前不久,一位顾客在上面留言称,希望我们进一些大包装的酱豆腐,我们立刻采购了一些。”天泽祥鲜汇便民综合体负责人介绍,根据居民需求,去年综合体还陆续引进了京天红炸糕等网红小吃以及鲜打啤酒等,未来将根据居民需求不断调整业态。

 

“互联网+生活服务”模式,科技提升服务品质

 

10月20日,东花市南里社区居民何女士登录“绿猫”APP,预约可回收资源上门收取服务。不一会儿,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人员就来到她家门口,将纸板、书本一一称重,结算后将钱打入其“绿猫”APP的电子账户。

 

“以前我要自己把可回收物运到收集点,现在只要通过‘绿猫’APP预约就可以了。”何女士说,电子账户里的钱可以兑换再生产品、爱心捐赠或提现到支付宝。

 

近几年,东花市街道探索“互联网+生活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高品质、高便利社区服务。超市、家政、洗染、再生资源回收等多个业态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居民“一键式服务”线上下单,商户20分钟上门。同时,街道借助“花伴儿”APP融媒体平台,地区已有89家商户的优惠活动得到推广和发布,线上与线下互动融合、虚拟与实体互相补充,商户共参与20余场线下活动和200余次线上活动。

 

“将科技融入居民生活,给社区居民带来更好的服务与体验,是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东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很多社区服务趋向于智能化。

 

如交道口街道开设“J+”智能便利店,顾客结账时无需扫码,系统将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无需接触商品的情况下,直接识别购买商品的金额,然后通过微信、支付宝、京东钱包等方式支付即可。崇外街道利用“党心e家”小程序将街道、社区活动整合在网上,居民可以在线报名,未来该小程序还将增加线上商城等功能。

 

据悉,截至今年8月,东城区168个社区已实现“五类业态500米范围”社区全覆盖,8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持续保持社区全覆盖。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这些单位、校园和家庭入选全国文明名单!石景山靠得是什么?
新京号
北京市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以“三生”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
北京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北京今年累计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北京
一把手访谈|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今年新开商业面积将超百万平米
北京
今年北京将推进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北京
首店首发征集指南带动北京960家首店落地
北京
区两会|东城区今年计划引进首店等不少于100家
北京
区两会|西城区今年将拓展“即买即退”服务试点
北京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