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国低碳日活动在京启动,“碳减排数字账本”来了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2021-08-25 21:45
“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在本次论坛亮相,云平台从消费端以数字化方式为公众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参与路径和解决方案。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全国碳市场已于7月启动,为企业碳减排提供了市场化的机制。然而中国科学院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其对碳排放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

 

8月25日,2021年“全国低碳日”主场宣传活动——“公众参与 低碳发展”论坛以线上方式在京开幕。为公民打造人手一个碳账本,“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在本次论坛亮相,云平台从消费端以数字化方式为公众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参与路径和解决方案。


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受访者供图

 

据悉,绿普惠云以中华环保联合会《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团体标准为依托,是第三方数字化绿色生活减碳计量底层平台,通过计算引擎将碳减排标准模型化输出,帮助企业量化、记录用户的碳减排行为,输出个人、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碳账本,数字化动态展现所有个体和团体对碳中和的贡献。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参加论坛并致辞,他指出,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解振华说,气候传播和公众参与是开展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公众低碳意识,并把意识转变为实践行动,对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参加论坛并致辞。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为提升公众低碳意识,我国政府开展了很多工作。“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自2013年启动起来,通过举办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展览,召开低碳论坛、建立低碳产业联盟,播放公益广告、组织低碳进校园、进园区和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了公众的低碳发展意识,已成为宣扬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培育全社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平台。

 

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各级政府、企业、社区和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扩大了气候变化宣传工作的影响力。“虽然,在这些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气候传播和公众参与方面的工作。”

 

他建议,首先加强宣传。让每个人知道气候变化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宣传引导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气候变化的事业中来,把低碳发展和低碳消费的理念深入到公众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其次,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最新进展,提升公众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知情权,拓展公众参与的形式,广泛征求公众对相关立法和政策制定等工作的意见。

 

第三,促进低碳意识转换为实际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市场和行政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激励方式,让公众能自愿、持续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和生活方式。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外社会各界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通过学术交流、项目合作、论坛等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公众参与低碳发展领域的合作,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的传播理念和经验,创新公众参与的形式。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薛京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一周碳要闻:高耗能项目将实施碳排放双控审查(碳报第157期)
财经
北京绿色生活季开启新篇章: 三维驱动助力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企业资讯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示范先行开创服务贸易新局
北京
北京碳市场运行成效显著 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
企业资讯
赵华林:落实双碳战略需三维推进,零碳园区成ESG核心内容
财经
山东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 | 全国低碳日
新京号
从“垃圾”变“沃土” 万科物业“梅林模式”为落叶堆肥减碳提供新样本
企业资讯
碳讨|苏超中的“碳中和”,247吨碳排放背后的绿色密码
财经
一周碳要闻:苏超中的“碳中和”(碳报第151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AI耗电引发碳信用狂欢(碳报第153期)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