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8月12日-8月17日,先瑞达医疗招股开启,拟全球发行6863.3万股,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每股发行价22.2港元-23.8港元,预计8月24日在港交所上市。
本次全球发售募资金额中,32%将用于上述两款已上市的核心产品的持续研发及商业化;23%将用于开发及商业化其他在研产品;24%用于合作、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以扩大公司产品组合;7%用于强化制造能力;14%用于运营资金、偿还贷款等。
核心产品贡献主要利润,24款产品在研
先瑞达医疗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介入无植入”为理念的创新医疗器械公司,研发出多款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介入医疗器械,尤其是药物涂层球囊(DCB)领域以及血栓抽吸导管领域,已有4款商业化产品。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25亿元、1.94亿元、533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310.5万元、-4429.2万元、-4001.6万元。
先瑞达医疗2016年开发并推出中国首款DCB产品AcoArt Orchid&Dhalia,这是一种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用于防止股浅动脉及腘动脉狭窄或阻塞,以血管介入法治疗下肢动脉疾病。以2020年产生的收益计,这款产品以约86.9%的市场份额在我国外周药物涂层球囊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截至目前,除中国以外,该款产品还在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其他11个国家上市。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该款产品实现销售额分别为1.2亿元、1.87亿元、4330万元。
先瑞达医疗研发的第二款DCB产品AcoArt Tulip&Litos同样是一种紫杉醇DCB,用于治疗膝下(BTK)动脉狭窄或闭塞,以血管介入法治疗慢性肢体缺血。该款产品于2019年被美国食药监局(FDA)认定为“突破性器械”,2020年12月在国内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款基于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获监管部门批准上市的治疗膝下(BTK)病变的DCB产品。
研发方面,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先瑞达医疗大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550万元、8350万元、3610万元,拥有24款处于不同阶段的在研产品。旗下核心产品适应症将拓展至肾脏科、神经科及内科领域,如动静脉内瘘狭窄症、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症和勃起功能障碍。
“DCB一哥”能否借助资本稳住地位?
通过介入手段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血管疾病被认为是现代医学研究中最具开创性的领域之一。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血管疾病,如外周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及中风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微创介入手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也日益增加。相关的介入手术治疗方案由经皮腔内血管形成术球囊发展到支架,并进一步发展到药物涂层球囊。
中国DCB产品市场仍处于其初步发展阶段,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690万元快速上升至2019年的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0.5%,具有巨大增长潜力。随着治疗其他血管疾病的DCB产品适应症预期将扩大,中国DCB产品市场预期将于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60亿元。作为“DCB一哥”的先瑞达医疗,在登陆港股市场后将借助资本加快上市产品适应症扩展、在研产品研发及商业化,进一步夯实“DCB一哥”地位。
不过,先瑞达医疗在招股说明书中坦言,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其也面临着激烈竞争和急剧的市场转变。全球及中国市场有若干公司在营销及销售DCB产品及其他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或正寻求开发用于治疗血管疾病的有关产品,行业内的并购或会导致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少数竞争对手手中。
先瑞达医疗认为,许多竞争对手具有更多的财务资源,在研发、临床前测试、临床试验、取得监管批准生产及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经验也更多,更具能力及时有效地应对及适应市场变动。比如,海南省地方政府近期发布关于管理临床急需进口医疗器械的政策,对于达标的国际品牌医疗器械,可以在海南省加快审批程序,这意味着,先瑞达医疗的竞争对手可能先一步进入市场,快速占领市场份额。为此,先瑞达医疗表示,如果无法有效竞争,其收益及现有市场份额会将减少,经营业绩或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校对 柳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