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云秀夺得女子帆板RS:X级冠军。图/新华社
结束东京奥运会征程后,中国帆船帆板队已经返回国内,在锦州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月31日在江之岛,卢云秀夺得女子帆板RS:X级冠军,毕焜收获男子帆板RS:X级铜牌,中国帆船帆板队实现了“升国旗,奏国歌”的赛前目标。一周时间过去,卢云秀在电话中告诉新京报记者:“还是有点感觉不真实。”
摘金记
王者归来的背后,一度仅排第25
东京奥运会的比赛经历宛若卢云秀的一场自我修行,第3轮系列赛错失风摆、排名第25位对她是极沉重的打击。
“那天没跑好的原因有很多,我的判断出了大问题。”她记得当天的每一个细节,赛后难过到几乎哭出来,一个人坐着发呆。教练过来安慰她:“今天已经结束了。”回到休息区,中帆协主席张小冬告诉她:“让过去的过去。”
卢云秀不太记得是怎么返回房间的,只记得当时一遍遍默念:放松一点,专注一点。按照赛事规则,系列赛可去掉最差一轮的成绩,但卢云秀清楚自己会纠结于过去错误的性格,“我必须静下来,不然就做不好后面的事情。”
“你在江之岛比赛过很多次,还拿过两次冠军,你要相信自己,发挥出水平,王者归来。”心理老师和卢云秀通话后,后者终于安下心来。
江之岛见证了归来的王者上演逆袭,卢云秀的名次在之后的系列赛中一步步提升:第二个比赛日总排名第三、第三个比赛日总排名第二,最终以预赛头名晋级奖牌轮。卢云秀说,奖牌轮没有不再拼一把的理由,“我要对得起所有人的努力,不想让自己后悔。”
人们都知道在奖牌轮发生的事情,卢云秀拿到了这枚金牌,然后对着摄像机镜头感叹:“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就像是一场你准备了很久的考试终于考完了,而且成绩还不错。”卢云秀提起那一刻的如释重负还在笑,她早早就想好了赛后给自己的奖励:狠狠睡上三天三夜。午睡习惯和赛事期间整个白天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是两套无法兼容的系统,所以比赛一结束,她就宣布了“宏伟计划”,“回国后我要好好睡一觉,谁都别叫我,我是不会上闹钟的。”
利用回到锦州后的隔离期好好休息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卢云秀简直有点委屈,“我都没睡一会儿,就爬起来了……被饿醒了。”
卢云秀(中)在夺冠后庆祝。图/新华社
转项路
阴差阳错帆板路,爱上“中流击水”
奥运冠军不是一个被饿醒的梦,虽然夺冠后外界的关注和接踵而来的采访让卢云秀觉得“好像和之前有点不一样”,可是自从她有点意外地入行到如今取得的成绩,每一步都留下抹不掉的痕迹。
卢云秀出生在福建漳浦杜浔镇范阳村,练习帆板并不是她计划内的选择。初中时,卢云秀进入漳浦少体校练习田径,但后来她的身体条件不太适合从事田径,所以在福建省帆船队招生的时候,体校老师把她推荐过去。
同样出于身体原因,帆船队没有向她敞开大门。帆船队选择的苗子需要身材更高大壮实一些,好在瘦弱的卢云秀那天遇到了省帆板队的教练高传卫,“这孩子的体型适合练帆板,要不来我这儿试试吧。”
就这样,留在帆板队的卢云秀有些懵懂,尽管中国帆船帆板福建省东山训练基地距离她家仅有50分钟车程,但“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帆船帆板为何物”。
从此以后就要跟水打交道了,家乡的池塘是卢云秀关于水最初、也是最深的记忆,她不畏惧水,也愿意在水边玩,可是水性并不好。队里前期进行体能测试,游泳课的最后一名一直都是她。“现在游泳我也是倒数几名。”卢云秀很哀怨地叹了口气。
所以并不难理解卢云秀“刚开始都不想干这事了”的想法,太多陌生的专业知识,辛苦的体能训练、拉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好在“不服气”的心态让卢云秀撑住了,没有放弃。除了家人、教练的鼓励和支持,让卢云秀坚持下去的理由也很真实,“看别人拿工资,我也想拿,家里人很辛苦,我想帮他们分担一些。”
就这样,卢云秀接纳了这个“中流击水”的冷门项目:留下来,练进去,然后爱上它。
卢云秀(中)夺冠后与教练拥抱庆祝。图/新华社
听风者
了解那片风和海,融入它顺从它
任何一个项目都有最初要迈过去的门槛,卢云秀想了想:“帆板的门槛应该就是拉帆了。你要先立在板上,然后拉帆,稳稳地站在那里,然后你就学会怎么跑了,怎么跑出去,如何跑回来。”
学习帆板的前7天是她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扛着器材到海边,拉帆,跑出去,等到再要回头的时候,发现海岸已经离得很遥远了。半个月后、一个月后,就可以驾驭着帆板在海上用心体会风中的感觉。
“你知道吗,风是有形状的。”每个帆船帆板人都会调侃从事的是一个“看天吃饭”的项目,卢云秀也不例外。风是从事这项运动最先需要了解的,顺风、迎风、横风,她要做的是根据风的形状做出正确操作,“见风使舵很多时候不是一个褒义词,但对我们来说,必须这样做才可以。”
初学帆板时,不知道风从哪里来是卢云秀最大的苦恼,和风、和海打交道多了,她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日俱增。卢云秀说,在浩瀚的海面上,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你不要对抗它,你要融入它,顺着它来,再寻找其中的规律。”
疫情之前,中国帆船帆板队会转战世界各地参赛,与常人不同,每到陌生的地方,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了解那里的风和海。每片水域和每个地方的风都有自己的“性格”。
“比如西班牙那边的风就很大,而且很硬。如果在一个岛比赛,风会更大,因为周围没有遮挡;在内陆水域比赛的话,如果周围山多,那么阵风就会多。”卢云秀告诉记者,队里在海南训练的时候,虽然夏天很热,但海面上的风很柔软,冬天的话,风就变得刺骨了。从事这项运动时间久了,看风、看海几乎成了卢云秀们的本能。
中国帆船帆板队主教练周元国赛后专门感谢了气象部门的预报保障服务,气象保障团队前期细致的观察和搜集工作,赛事期间逐小时的风向风速、天气趋势、降雨预报、云层情况、洋流速度、浪高、对流稳定度等预报,为中国帆船帆板队提供了极大助力。“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团队的胜利。”卢云秀说。
卢云秀在比赛中冲刺。图/新华社
巴黎客
海仍在前方等待,换块帆板再战
代表中国帆船帆板队出战奥运会前,卢云秀听到过质疑的声音,“他们觉得我年轻,没有经验。”周元国教练告诉她:“经验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第一次,这次奥运会就是你的开始。在任何时候,你都要用好的心态去面对。”夺金后再回看曾有的质疑,她的态度通透平静,“很正常,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嘛。”
通透的态度不是海给的,而是来自身边的良师。“比如省队的高教练,他传递给我们的理念就是:男孩子可以做到的,女孩子也可以;我们国家队的周教练在悉尼奥运会的时候因为规则错失奖牌,我知道他心里的痛,但他一直告诉我要平常心,用过去的经验来帮助我。”卢云秀说。
卢云秀还着重提到了队里的心理老师。她坦言,之前很抵触心理老师,以为就像电视里演的那样给人催眠,后来才知道是完全不同的。“老师帮我了解自己的心理,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大脑和心理,因为比赛中的反应都是下意识的,稍微迟疑一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卢云秀一口气说了很多,然后笑出来,“我真幸运,一路走来都能遇到良师。”
没有比赛的日子,卢云秀喜欢写毛笔字、骑自行车、去海边散步。比赛前,她也会写写字,只是不再临《兰亭序》字帖,书写的内容变成了“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和“让过去过去”,或者按照心理老师的嘱咐写“净”、“静”、“境”三个字——让干净的心安静下来,去达到新的境界。
奥运会金牌只是一个开始,东京奥运会是RS:X级帆板的谢幕战,iQFoil水翼帆板将成为巴黎奥运会的竞赛器材,卢云秀已经尝试过水翼帆板,并准备在巴黎再次挑战自己。至于更远的未来,她牢牢记得心理老师说过的一段话,“他说人生中有两件事最值得做,一个是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我想我以后也会走上教练岗位吧,用我所学去帮助别人。现在帆板还是小众项目,但我真的希望能有更多人来体验它的魅力。”
扬帆处回首,出发的岸边已相隔遥遥,更壮丽的海仍在前方。
新京报记者 周萧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