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武汉社区主任桂小妹:疫情来临74天吃住在社区,守护居民平安
新京报 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2021-07-09 18:06
社区成立了“天天敲门组”,并且一直坚持了8年。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7月9日,中宣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4位来自民政战线的基层党员代表现场交流。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桂小妹所在的社区,是武汉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去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桂小妹和她的同事们74天吃住在小区,筑牢社区疫情防控阵地,守护了社区8千多名居民的平安健康。


青和居社区有19栋居民楼5235户,8200余人,社区的人员结构具有“三多”的特点:老年人多、残疾人多、低收入人员多。正是因为有这“三多”的特点,给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了诸多挑战。社区成立了“天天敲门组”,并且一直坚持了8年,“天天敲门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就是“邻里结亲法”,敲门组成员各自“认领”一位重点帮扶对象,从吃饭、起居、看病等小事着手,给予关爱帮扶。实践中,“天天敲门组”总结出了“敲门18法”,比如真情感化法、见缝插针法、巧借机遇法、以帮促进法、邻里结亲法、家庭带动法、节日送情法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社区工作者带来了严峻考验。当时,桂小妹和她的同事们74天吃住在社区,并把封控和服务关口前移至楼栋。“光靠我们21名社区工作者和党员干部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发动了61名居民志愿者也参与到这场战斗当中。”桂小妹说,他们组建了15支“113敲门小分队”,这个“113”就是1名社区工作者带领1名下沉党员干部和3名志愿者。


“我们当时是白天敲门,晚上数灯,逐户逐人监测体温;顶风冒雪,不分昼夜封控值守。”桂小妹说,小分队护送四类人员去医院、进方舱、到隔离点,整个疫情期间社区坚持做到封楼不封爱,“控”人不控情。


桂小妹记得,当时有一位居民身患尿毒症,想去医院做透析,那个时候武汉都封城了,他担心去不了,心情非常焦虑,“113小分队”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后,首先安抚他的情绪,同时为他联系爱心车辆,第二天志愿者出现在他的面前,把他送上爱心车,并安全送到了医院。


当时社区严格做好封控值守和体温监测工作,对确诊、疑似、发热和密接人员做到应送尽送,在每一个环节当中,小分队都会陪护在居民身边。“所以,当时居民们看到护目镜后面的那双眼睛,他们说心里就踏实了。”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