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 陈琳)国办近日印发深化医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7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李斌表示,今年的重点任务包括在全国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李斌介绍,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继续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重点任务包括指导各地学习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方面,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项目,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并完善其支撑政策,推动省、市、县、乡、村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开展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试点,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发展,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等。
同时,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明确继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升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和防控能力,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等工作。
此外,还涉及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改善群众服务体验、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增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严格监督管理等方面。
李斌说,《重点任务》明确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负责部门,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勇于担当作为,敢于触碰利益,持续深化医改。国家卫健委将督促推动各地各部门抓好工作落实,同时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
关注1
三明市医改经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李斌介绍,福建省三明市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其核心经验是坚持改革的整体联动,完善医改的经济政策,健全医院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医改,一抓到底,由一位政府负责同志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将医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干部考核,高效有力地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其次,坚持“三医联动”改革。常态化开展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降低虚高价格,将降价腾出空间的80%用于调整技术服务价格,提高的技术服务价格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总体上不增加人民群众负担。
在完善公立医院的筹资机制方面,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等投入责任,将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等大额支出纳入政府预算。
在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基础上,落实“两个允许”要求,以医疗服务收入为基数,核定医院薪酬总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实现“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切断个人薪酬与科室收入之间的直接联系。
同时,强化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严格医疗机构用药管理,规范集中采购药品目录。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实现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将医保资金、财政投入按人头打包给医共体,实行总额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加强对医共体的绩效考核,促进医防协同,推动服务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这是三明医改的主要经验。
关注2
如何在全国复制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李斌说,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借鉴三明经验,不断完善国家医改政策,并将其树立为医改先进典型予以宣传推广。今年2月,三明被认定为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5月下旬,在三明市召开了全国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工作会议,对各地学习三明经验作了部署,提出要求。
接下来,国家卫健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经验推广力度。包括研究制定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施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分门别类推广三明经验的真招实招,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具体改革举措可量化、可考核,推动三明医改经验在各地开花结果。
其次,用好三明市“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这个平台,定期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培训。
此外,加强督促考核,目前正在制定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考核指标体系,将选取关键指标,对各省份推进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效进行定期评价,并将结果通报给地方党委政府,要求加强对本地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指导和考核。
在推广三明经验的过程中,也针对面临的一些堵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包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医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真联真动。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跟进衔接,医务人员薪酬改革等方案要同步设计、政策同步实施。按规定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用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
关注3
如何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服务体系?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介绍,“优质”主要指服务的技术水平和人性化程度都很高,群众既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同时也能更方便地看病、更舒心地看病;“高效”指宏观层面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和微观层面机构的管理运行效率更高。“整合型”服务主要是指根据群众健康的需要,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各种医疗卫生服务及其管理整合在一起,协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终身连贯的服务。
要实现这些要求,就必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今年开始,将重点支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这四大工程。
为做好这项工作,今年已确定山西、浙江、广西三个省份的六个县开展试点,计划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为试点地区的人民提供连续性、便捷性、持续性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这六个县分别是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和万荣县、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和湖州市长兴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和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
关注4
今年推进分级诊疗有哪些具体改革举措?
李斌介绍,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方面,首先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的均衡布局,也就是优质资源的扩容和下沉。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的试点建设项目,统筹谋划“十四五”时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针对省市县诊疗需求,规划推进“十四五”时期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发展,加快补齐服务短板,减少群众跨区域异地就医。
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强化网格化建设布局和规范化管理。推进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为支付单元的医保总额预付制,加强管理考核,引导医疗联合体更加注重疾病预防,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同时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发展。
持续提高县级医院的综合能力。包括提升核心科室,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提高县域就诊率。
关注5
如何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
许树强介绍,将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点”即开展以医院为单位和以省为单位的试点。以医院为单位的试点工作,近期将选择若干家大型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为试点,推动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的升级换代、创新发展,逐步提高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四级手术占比、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人员支出占比、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的比例等指标,使医院的运行结构、运行机制更加趋于合理、趋于良性,建设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的现代化高水平高质量样板医院。
以省为单位的试点工作,将选择11个省份为试点,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充分发挥这11个省份的先行先试作用,统筹推进省域内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不仅是大型公立医院,还有地市级、县级等不同类别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支撑体系,加快形成符合实际、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和模式。
“面”即指导全国公立医院抓好国办文件的贯彻落实。推动各地党委政府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在政府投入、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世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