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9款生物创新药上半年获批 进口药占主导
新京报 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2021-07-05 22:11

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今年上半年,国内共有9款生物创新药获批上市,国产生物创新药只有3款,分别为我武生物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和纬迪西妥单抗,其他均为引进的进口生物药。

 

我武生物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是抗过敏药物,用于蒿属花粉过敏引起的成人变应性鼻炎(合并或不合并结膜炎、哮喘)的脱敏治疗,于今年2月2日获批上市。我国脱敏治疗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脱敏治疗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我武生物是国内唯一一家生产标准化舌下脱敏药物的公司,除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外,已获批上市的产品还有粉尘螨滴剂、屋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和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此外,我武生物黄花蒿花粉点刺液、葎草花粉点刺液、白桦花粉点刺液、猫毛皮屑点刺液等多款产品在研。


荣昌生物的1类新药泰它西普今年3月10日获批上市,这是其自主研发的一款TACI-Fc融合蛋白,能同时抑制BLyS和APRIL两个细胞因子,具有全新的药物结构和双靶点作用机制,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此次获批上市的适应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他适应症还在开发中。如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视神经脊髓炎的研究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针对IgA肾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及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荣昌生物另一个获批新药纬迪西妥单抗是抗癌药,用于至少接受过两种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疗。

 

进口生物药方面,罗氏有两款新药获批,分别为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的奥妥珠单抗和用于罕见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治疗的萨特利珠单抗。此外,上半年获批的还有诺和诺德用于血糖控制的司美格鲁肽、武田用于罕见病1型戈谢病的维拉苷酶α、渤健用于B型血友病治疗的艾诺凝血素α、协和发酵麒麟用于X连锁低磷血症治疗的布罗索尤单抗。

 

来自药智网的数据显示,2016至2019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从3299.28亿增至3713.86亿美元,居医药行业第一,远超化药、中药等老牌行业。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卡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签下14个重大项目,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北京
全球138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竞速,中国药企闯关“死亡谷”
消费
首次双会联动,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将于7月5日开幕
北京
去年净利润创16年来最差成绩,乐普医疗布局医美能否破局?
消费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制度创新引领高水平开放
北京
北京市推出32条措施支持医药产业,与去年政策相比有哪些升级?
北京
北京推出32条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措施
第一看点
诺诚健华2024年继续亏损,核心产品奥布替尼收入达10亿元
健康
百济神州去年亏损收窄至49.78亿 预计经营利润首次为正
健康
今年多款凝胶贴膏产品相继获批,“一品独大”格局生变
健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