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酱油减盐成趋势,健康膳食倡导“三减三健”
新京报 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2021-05-23 13:12

新京报讯(记者 刘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品质减盐酱油的研究及产业化”成果评价会日前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专家指出,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在近年迅速提升,生活方式的转变,“减盐”已经成为调味品发展趋势,减盐酱油产品除了减盐之外,还要达到不减鲜,减盐不减风味,减盐不减咸。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但实际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超过10.5g盐。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行动倡导“三减三健”,“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其中,“减盐”居于首位,被视作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新起点。

 

在调味品领域,酱油的盐分居高不下,因此酱油减盐成了不少调味品企业的发展方向。据悉,此次会议对欣和集团的六月鲜“轻”系列轻盐产品的研发和理念进行分享和探讨。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口味需求,欣和推出不同梯度的盐分产品,减少消费者盐分的摄入。

 

除了欣和之外,新京报记者发现,多家调味品企业纷纷布局减盐酱油,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2010年便推出首款限盐酱油——小小盐酱油,李锦记推出薄盐生抽、薄盐醇味鲜等,厨邦也有淡盐酱油,加加食品推出特级减盐生抽、特级减盐味极鲜等。

 

不过,酱油要做到“减盐不减鲜、减盐不降产品等级”,离不开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六月鲜轻盐系列产品即是通过菌种选育技术、专利减盐技术、突破栅栏因子防腐技术,靶向调控发酵过程中的指标,尽量保留酱油中的氨基酸及香气成分,实现减盐不减鲜。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生活方式由体力劳动向操作电脑式的脑力劳动转变,导致人们体内用不了那么多盐。减盐产品除了减盐不减鲜,减盐不减风味,还应该减盐不减咸,这一点可以通过酱油生产技术来实现。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表示,要真正达到三减三健,实现工业产业化,需要食品、营养、微生物方面的专家共同推动产业的变革。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变懒是身体求救的信号!有这几种症状,要提高警惕!
新京号
膳食纤维堪比芹菜?不含蔗糖?最具欺骗性的4个食品营销用语
新京号
《中国现制茶饮膳食营养升级白皮书》发布,沪上阿姨倡导行业创新
消费
17家调味品企业年报披露:跨界风潮持续,“零添加”产品需调整
消费
向肥胖说拜拜:一所高校的燃脂计划
时事
世界碘缺乏病宣传日丨甲状腺疾病患者如何科学补碘?专家解答来了
消费
北京11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服务
北京
新品上市首日全国销量第一,奈雪的茶走红背后的密码
消费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鲁医健康说”东营卫生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碘缺乏病防治专场)
新京号
想要“逆转”糖尿病,减少这两处脂肪是关键!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