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谷物认知状况报告显示:3/4受访者不知何为全谷物
新京报 记者 刘欢 编辑 祝凤岚
2021-05-21 07:51

新京报讯(记者 刘欢)5月20日,新京报记者获悉,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近期针对中国消费者对全谷物的认知状况开展专项调查,发布的《中国消费者全谷物认知状况报告》显示,3/4的消费者不知何为全谷物,仅有不到一成消费者每天食用全谷物。

 

图片/IC photo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日常饮食要以谷物为主,其中每天摄入全谷物、杂豆类食物50-150克。而根据加工程度不同,谷物可分为精制谷物和全谷物,其中全谷物的特点是保留了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且相对比例与完整谷物相同。和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植物化学物质及丰富的膳食纤维。

 

《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全谷物的认知水平整体不高。仅有24.6%的消费者能够说清楚什么是全谷物,95%的消费者对全谷物的营养价值认识不全面,仅有不足15%的消费者知道每天该吃多少全谷物。此外,78%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对全谷物有所了解,但只有不到一成(9.15%)的消费者能够做到每天都吃全谷物,而能吃到膳食指南推荐量的更只有5.84%。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靖认为,我国消费者食用全谷物的习惯还需培养,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倡导消费者增加全谷物摄入。

 

对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报告》称,选择困难、口感不佳以及烹调不便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全谷物的最大制约因素。“调查发现,73%的消费者只是通过食品包装上是否有“全谷物”“全麦”“膳食纤维”等文字或图标,来判断是否是全谷物食品,很容易受到误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老百姓对全谷物的健康益处非常期待,但到底什么是全谷物、如何选择全谷物是他们的一大顾虑,所以更加明确的标签标识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也建议,应加强全谷物及全谷物食品的研发创新,开发符合我国谷物消费特点与习惯的全谷物食品,帮助老百姓能吃到种类和形式丰富多样的全谷物食品。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贾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有剧毒!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
新京号
千人验证:想要中年不发福,多吃全谷物是关键!
新京号
减肥90斤,他成功逆转“肝”扰
消费
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25年,176家乳企日供应2672万份乳品
消费
《2025年轻人生活方式报告》全文发布
财经
“237能量碗”上市,赛百味如何改变“健康餐=不好吃”?
消费
重拾未完的对话:卡西尔与海德格尔的世纪之争
文化
骨科手术机器人突破之路:从仰望到超越,国产替代按下快进键
财经
透视轻食代餐产业趋势:市场超千亿,缺乏统一标准是“痛点”
消费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聚焦乳制品、肉制品、婴幼儿食品等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