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守望“木鱼”|512汶川地震13年特辑
新京报 记者 浦峰 编辑 李凯祥 林野 刘晶
2021-05-12 09:53
“我是乡村教育的坚定守望者。”

一身紫黑色的休闲西服上别着一枚闪亮的红色党徽,一头打着啫喱水上翻的时髦发型,一双时尚的运动鞋,浓眉下一张干净阳光的中年笑脸……见过很多乡村学校校长,这么潮的,还是第一次见。他是四川广元青川县木鱼初级中学的校长,白培锋。


看过外面的世界,本可以到优质的民办教育从事管理或转行到其他单位的白培锋,从19岁师范学校毕业起就投身到乡村教育,如今已有26个年头。“我是乡村教育的坚定守望者。”白培锋说。


△ 白培锋正在办公室写工作简报。白培锋,1995年开始当教师,2012年调到木鱼初级中学担任校长。

本文图片均拍摄于2021年4月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影报道


初到木鱼

白培锋紧盯教育


白培锋2012年调来木鱼初级中学时,学校现代、大气,建筑设计新颖、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洁净,红花绿树碧草点缀其间,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但当时学校也存在更多的问题:整个学校还深陷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阴影中;全校只有6个班200多名学生;社会对学校评价陷入低谷;经历地震的教师心理创伤严重;学校领导干部人心不齐;教学成绩低谷徘徊;教育科研氛围不浓;学校办学缺乏目标和愿景……


△ 青川县木鱼镇,木鱼初级中学坐落于木鱼河北岸的“威虎山”中。


△ 2008年,受汶川地震影响,木鱼初级中学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09年3月7日,学校在原址进行重建,2010年3月投入使用。摄影 / 吴江


△ 地震后重建的木鱼初级中学,建设规模可容纳1200名学生就读,800名学生住校。


白培锋来之后,坚持“抓质量、强管理、重活动、促特色”,落实学校的远中近期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办学思想、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具体指标;根据教师个人特长爱好,开办丰富的社团活动,积极创建省市县各类示范学校,把师生的综合发展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中去。


△ 木鱼初级中学是广元市首批阳光体育示范学校、足球特色示范学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做到“人人有球,个个会踢,班班会赛”的目标。


△ 广元市2021校园足球联赛,木鱼初级中学女足队员进球后高兴地手舞足蹈。该校女足曾获得青川县校园足球联赛五连冠,是学校一张靓丽名片。


△ 在广元市2021校园足球联赛中,一名女足队员边哭边模仿裁判对一个争议球判罚的动作,把周围队友逗笑了。


如今,学校针对学生的“五个好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劳动、好好学习、好好成长)、“智慧课堂”、“大课间活动”、“餐前阅读”、“百草园”以及和教师相关的“青蓝计划”等都在有效推进着。


△ 学生在“百草园”学做农事,种出来的菜可以卖给食堂用于班费。


△ 在餐厅排队打饭时,每个学生都捧着书阅读。


△ 夜里,白培锋在宿舍例行巡视。


△ 学生在完成书法作业。除了紧盯教学质量,学校还开设了书法、摄影、体育等各种素质教育课程。


资金紧张

校长化身社会活动人士


学校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资金,而这又是当下最难解决的问题。


白培锋笑言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活动人士,这些年他集合天南地北有爱心的企业家、爱心人士为学校注入很多资金和能量,助力学校摆脱办学路上各类困境和问题。


△ 木鱼初级中学缺乏资金维护,足球场边线老化脱落。


△ 学校的足球几乎个个都快“报废”的模样。


今年,他又开始尝试种植茶叶,如果试验成功,学校闲置的几十亩空地将为他们带来希望。


△ 校园内一片空地上,几株茶树苗破土而出。


防震减灾

“木鱼希望”警钟长鸣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13年,学校从没忘记那些遇难的学生,每年清明节、“5·12”等日子,老师都会带领学生到墓地进行祭扫和生命教育。


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也同样受重视,隔年军训一直坚持,积极贯彻“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


△ 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不同主题的安全疏散演练,增强师生防灾减灾、突发事件逃生自救意识。


△ 白培锋借着学校新刷的壁画,带学生进行历史课教学。


白培锋桌上常年放着一家三口的甜蜜合影,妻子杨冰目前是当地幼儿园园长,儿子在外面上大学。每天工作结束后,夫妻两人在讨论完各自学校事务后,都会进行器械锻炼、健身操或跑步等运动。


△ 白培锋和妻子在宿舍走廊进行健身。


△ 白培锋校内宿舍客厅墙上,挂了许多马拉松的奖牌。每晚,他都要换上运动服,穿上潮鞋,在学校跑5公里,每年他至少跑十个马拉松。


白培锋经常带学生去学校内那座著名的“希望”雕塑参观,让学生重温那段历史,他也不停地告诉学生“你们就是木鱼的希望”。


△ 白培锋在学校著名的“希望”雕塑前留影。


-The End-

图文:新京报记者浦峰(除署名外)

版面责编:林野 

版面图编:刘晶

本文编辑:李凯祥

校对: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大家都在看│一周热文精选(39期)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汶川地震13周年特辑,在废墟上“重生”的木鱼中学
时事
热门评论
7天前
未来会越来越好,我们一起加油!
形成的
7天前
永远记得那段日子的泪与感动。
千雪千寻
7天前
13年了,时间抚慰伤痛,也在见证重生。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