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黑产”商贩售卖真人人脸识别视频,喊价150元一套。截图。
个人信息泄露“黑产”,又多了“人脸识别”这一项。
据新京报报道,在一些社交平台和境外网站中,一套包含身份证照片及点头、摇头、张嘴的视频,正在以每套150元的价格被大量买卖。不少卖家打包票称,所售验证视频能通过大多数APP平台验证流程。
多名“黑产”卖家称,他们开发包括借贷、走路赚钱等APP,其售卖的这些信息便来自于用户下载注册这些APP时采集的,“这些人大多是工厂工人,还有一些网络兼职人员。”
说起来,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已是个老问题。即便如此,媒体曝光的这条人脸识别黑色产业链,仍让人触目惊心。
▲ “黑产”卖家售卖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及照片等。截图
与以往的身份信息或求职简历被批发售卖相比,作为生物特征的人脸识别信息被泄露被盗卖,后果会更严重——这威胁的,不仅是民众的财产安全,还有人身安全。人脸识别信息会成为交易者手中开启非法利益之门的“钥匙”,他们可以利用人脸图像特征提取、匹配与识别等,开启某些“魔盒”。
考虑到很多网站、APP注册都需要人脸、虹膜识别,未来人脸识别技术恐怕还会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冒用盗用等情况也会来得更容易。
从报道看,这条人脸识别“黑产”链条也呈现出了不少新特点。有些“黑产”卖家为了采集民众的人脸识别信息费尽心机——除了利用特殊软件把已有照片进行动态化处理,批量生成制造人脸识别信息外,有些“黑产”卖家还会开发各类APP,以注册有红包或返现为诱饵,上传个人信息。
不少工厂工人、网络兼职人员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看似毫无技术门槛、人畜无害的下载注册APP,原来是“黑产”卖家挖好的陷阱。就因为一点微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收入,他们宝贵的生物信息已经被窃取了。
站在受害者角度来说,这给普通人拉响了警报:对于人脸、指纹等生物信息,个体再警惕都不为过,换句话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防备级别,任何生物信息都不能轻易让渡出去。
但光让普通人提高防备还不够,打击人脸识别“黑产”,更要祭出法律武器。
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未经用户同意买卖个人信息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有关部门不妨顺着社交平台、暗网上的这些线索,主动积极打击这些“黑产”卖家,有一例就打击一例,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在此过程中,部分社交平台显然要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监控到这些“黑产”卖家的交易信息,采取封锁账号、设置黑名单等措施,该移交线索的也绝不袖手。
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人脸识别“黑产”肆虐的另一面,其实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过滥与失序。进出公园刷脸、回到小区刷脸、收取快递刷脸等场景,现在已浸入人们的生活中。今年央视3·15晚会,还曝出多家企业门店会“偷”顾客的脸,以便进行精准营销。正是因为有需求、有市场,才给了这些逐利的“黑产”卖家可乘之机。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包括人脸识别数据采集后的用途、去向问题,去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发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还曾对此作了规定。接下来,法律跟监管层面有必要扎紧篱笆,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提高准入门槛,抑制某些人动辄收集人脸信息的冲动,特别是某些APP注册环节,也对人脸数据使用进行更严格的管理。
实际上,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行动。如去年12月,天津市率先在《社会信用条例》中明确在信用领域相关单位禁止收集人脸信息,网信办对移动应用程序(APP)信息收集亦有规范。11月底,南京市住房保障与房产局就指出,为加强住房消费者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禁止商品房销售现场使用人脸识别系统。
说到底,从滥用到倒卖,人脸识别不该成为“黑产”的新觊觎之地,人脸信息也不该成为很多人垂涎的唐僧肉。
□和光(媒体人)
编辑:陆玖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