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假期临近,目前仅剩两个交易日就将迎来7天的休市。春节长假期间,投资者应该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
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后大盘上涨的概率较大,不过个股将有一定分化。有机构认为,节后将迎来“开门红”行情,中长期将呈现结构性牛市的状态。
节后大盘上涨概率较高 机构预计节后将出现“结构牛”
2月第一周(2月1日-2月5日),A股三大指数在上涨两天后连跌三日,整体呈现小幅上涨。从个股表现来看是跌多涨少,Wind数据显示,2月第一周,A股共有1035只股票上涨,仅占全部股票的24.86%,不到三成。
本周一(2月8日)收盘,三大指数均收涨。上证指数涨1.03%报3532.45点,深证成指涨1.75%,创业板指涨2.64%。两市成交额8062亿元,创阶段新低。
再过两个交易日,从2月11日(本周四)起,A股将进入七天休市期,从2月18日(下周四)起开市。投资者又面临着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的抉择。
从历史数据来看,一般节后股市上涨的概率高于节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近五年(2016年-2020年)春节假期后10个交易日的市场表现发现,节后A股指数表现一般好于节前。最近五年春节假期后10个交易日,三大指数有四年上涨,仅有一年下跌:上证指数在2020年节后跌2%;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均在2016年节后下跌,分别下跌1.03%、3.19%。
其中,2019年节后,三大股指上涨幅度最大,上证指数涨7.10%,深证成指涨12.59%,创业板指涨幅达14.55%。
不过,节后个股下跌居多,近五年春节假期后10个交易日内,上涨个股数量占比均不超过30%。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部分投资者或存在获利了结的需求。在短期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对节后货币政策的预期是决定持币过节还是持股过节的核心因素。过去三个月央行流动性管理呈现先松后紧的特征:2020年11月到2021年1月中旬超预期宽松,1月中下旬以来超预期收紧。前期央行超预期宽松或与信用风险相关,而后超预期收紧或与市场加杠杆行为相关。央行政策的核心因素仍是经济增长和防风险的微妙平衡。总体而言,货币政策由松趋紧的方向确定性较高,而收紧力度多大仍有待持续观察。
安信证券研报提出,从短期来看,银行间流动性已经得到极大改善,短端利率低于过去5年同期水平,A股有望在节后再次迎来“开门红”行情。从中期来看,尽管距离货币政策显著收紧还有一段时间,但由于复苏动能趋缓,当前市场对于流动性变化的敏感性正在提升,市场更多将是结构性牛市的状态。
粤开证券分析师李兴表示,从历史行情来看,A股存在非常明显的“春节行情”特征。“过去几次春节期间市场明显下滑均为全球性突发事件影响,如果剔除2001年恐怖主义事件和2020年春节卫生事件影响数据,上涨概率和涨幅还会提升。”
流动性趋紧扰动市场 节前如何布局?
分析:重点可关注食品饮料、银行、医药、军工等行业
1月下旬以来,流动性趋向紧平衡。1月25日-1月29日一周内,央行累计开展7天逆回购3840亿元,当周有6140亿元逆回购到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2300亿元。银行间市场利率不断走高,周五Shibor隔夜利率突破3%达到3.2820%,创近6年新高。
2月的第一周(2月1日-2月5日),央行开始净投放。一周内,央行实现净投放960亿元。银行间市场利率下行,周五Shibor隔夜利率降至2%以下,为1.909%。
本周一(2月8日),央行再度开展了11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100亿元。Shibor隔夜利率为1.906%,较上一个交易日上升33.3个基点。
国盛证券研报显示,当前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候正在过去,资金面已出现改善迹象。1月中下旬的集中缴准、缴税期已过,隔夜和7天shibor、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均较1月底高峰时大幅回落,显示市场资金供需紧张已快速缓解。春节流动性需求高峰过后,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将进一步缓解。长期来看,在疫情持续扰动、经济基本面偏弱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不具备系统性收紧的条件。另外,以机构资金为主导的增量资金持续、稳定流入的情况下,A股市场流动性将长期维持充裕。
华金证券也表示,资金利率阶段性高点已过,流动性总体保持中性,担忧情绪缓解。“春节前央行再度释放流动性,叠加1月期末税款缴税、财政支出增加等季节性扰动告一段落,资金利率回归平稳。但逐日来看央行上周公开市场操作,央行本次流动性释放较为平缓,央行或有意保持流动性合理中性。”
节前投资者可以如何布局?安信证券建议,节前积极布局三大方向:一是年报业绩呈现高景气的行业,二是业绩优秀、逻辑清晰、估值合理、适合新基金建仓的白马龙头,三是有望受益于疫情好转迎来复苏的行业。重点可以关注食品饮料、银行、医药、家具、家电、化工、军工等行业。
国盛证券建议沿着三条战线积极参与跨年行情:一是在当前货币-信用组合下,看好成长方向的半导体、新能源、军工等板块;二是景气确定性高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机械、医药、白酒和电子等,三是港股科技巨头和价值龙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张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