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陈积敏: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有何不同?
新京报 编辑 王春蕊
2021-01-22 14:23
拜登政府将会继承特朗普的印太战略,但是会做策略性的调整。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新京报讯(记者 郑伟彬 实习生 余丹)美国当地时间1月20日,拜登正式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接手面临多重困境的美国。此前,即将届满的特朗普政府提前解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2018年2月经特朗普总统批准的《美国印太战略框架》。拜登上任后,将会采取怎样的印太战略?就此,新京智库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与会,探讨拜登施政策略及其可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世界思潮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陈积敏认为,拜登政府将会继承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但是会做一定策略性的调整。

 

战略进攻、战术收缩的继承性


陈积敏认为,四大原因决定了拜登政府继承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

 

首先,美国战略界人士对于印太地区的重要性具有深厚的共识基础。他们认为印太地区具有无限的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同时又对美国的安全提出了直接的与长期性的挑战。此外,美国能否在印太地区发挥影响力,关系到美国的全球战略地位。从美国界定的四大核心国家利益,包括安全、繁荣、实力地位以及价值观和影响力上看,印太地区都是至为关键的区域。

 

其次,印太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客观需要。这包括两大内容,第一是安全观的调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心已从全球反恐转向应对大国战略竞争;第二是全球战略重心逐渐东移。这些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力量相对的衰弱。为了确保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美国必须主攻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地区。


陈积敏表示,美国的战略调整是“战略进攻,战术收缩”的体现。所谓战略进攻即战略目标保持不变,继续“领导世界”,保持优势地位,主要力量放置于核心地区,因而从表象上体现出一定的收缩,但这种收缩是战术性、策略性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其战略需要的。

 

再次,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惯性使然。特朗普政府提前21年解密《美国印太战略政策框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固化特朗普政府印太地区战略模式,对拜登政府地区战略形成制约,以便保持特朗普政府遗产的政策延续性。

 

最后,拜登政府外交安全团队的共识也将推动政策的继承。共和党和民主党在亚太地区或印太地区的政策都具有很好的延续性。因此,从感性上来讲,拜登政府并没有必要推翻特朗普政策;理性上讲,他们都认识到印太地区的重要性。拜登外交团队的核心成员,如坎贝尔曾任奥巴马政府时期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操盘手。如今,坎贝尔再次被任命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政策高级协调员,这已经表明了拜登政府的立场,即继续推进印太战略议程。


策略性改变,拜登政府的新方式


陈积敏认为,在继承之余,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也会有所改变。这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首先,拜登会更加注意发挥盟友和伙伴的作用,并注意和他们的交往方式。拜登政府可能更多采用安抚和鼓励举措,取代之前特朗普简单粗暴的方式。同时,拜登政府可能鼓励盟友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一定程度上认可他们的地区领导性作用。并且,拜登政府将会更加重视美国的战略信誉和安全保障。

 

其次,拜登政府可能更加重视地区多边主义的应用,重视地区规则制定权的竞争,尤其是贸易投资领域的规则制定权。

 

再者,拜登政府可能会继续推进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布局。在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中,一个重要的平台是推动“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化,甚至不排除将它变成“四方安全对话+”的模式。

 

第四,拜登政府可能会把中国纳入到印太战略中来。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有可能把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作为重要的内容,把中美关系纳入到美国印太战略总体框架内。

 

“幻想不可有,希望不可无”


陈积敏认为,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战略竞争的性质不会改变,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竞争,甚至是一定程度的对抗。这不仅包括利益之争,还涉及一定程度上的制度、秩序之争;第二则是合作,美国不会放弃在可能的条件下与中国展开合作。目前中美关系已经形成了合作性对抗关系,竞争性质更加明显并占据主导。

 

陈积敏强调,拜登想要改变美国国内对华强硬氛围并不容易。美国国内政治层面与社会层面一定程度上把对华强硬作为新的政治正确。因此,处置中美关系,中方要做好心理准备,保持合理预期,促进中美关系回归正轨,但也不能持有幻想。

 

陈积敏认为,中美双方从低敏感度(社会人文交流等)、共同利益(疫情防控、气候变化、司法合作)、管控危机等处着手,先把两国关系稳下来,然后再稳中求进。

 

对于中美而言,当下和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在更具战略意义的事务上构建战略共识,包括共同利益、共同挑战。共识是互信的基础,互信是建立平稳关系的重要条件。从历史上看,中美曾经建立起“反霸”的安全共识、“接触”与“融合”的发展共识、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负责任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共识等。

 

中美新时代战略共识应在《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起长期共处、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共识。


首先是长期共处的共识:中美谁也改变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这是现实。美国应尊重中国发展与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应接受中国发展的既成事实,中国也应承认与理解美国对国际体系的贡献与作用。双方都应保持谦逊与开放的态度来认知彼此。


其次是对地区与世界和平肩负有特殊责任的共识。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仅针对于中美两国,对世界也是如此。因此,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双方都要在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与繁荣方面主动担当作为。


最后,中美双方都应该意识到两国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国内,而不是彼此之间。相反,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有助于两国解决各自内部的重要问题。


编辑:王春蕊   实习生:余丹  校对:危卓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相关专题

拜登上台,对华政策会如何改变?

相关推荐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新京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新京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 习近
新京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新京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时事
时隔七年再见面,特朗普与普京会晤能推动俄乌停火吗?
国际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首日都有哪些精彩活动?
文化
约瑟夫·奈去世,曾提出中美乃“竞合关系”
国际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