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9日,评级公司中诚信国际收到了来自交易商协会的处分。因涉及永煤事件,中诚信国际被交易商协会予以警告、暂停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3个月等自律处分,以及被责令就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整改。
中诚信国际当日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诚恳接受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决定,公司已就“永煤”事件启动了自查工作,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问责,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确保评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因永煤事件被处分,中诚信国际回应称诚恳接受
永煤债券的违约颠覆了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评估逻辑,也牵出信用评级市场的一些乱象。
在信用债市场的波动中,交易商协会约谈的相关评级机构,并在《第三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中指出,在发行人更换评级机构后,关注到个别评级机构对发行人主体级别调升的比例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评级虚高等风险隐患。
事实上,在本月中旬评级机构东方金诚被处分时,业内就有不少人表示,相关机构还在调查国内另一家评级机构中诚信。在永煤发生债务违约前,中诚信给予该公司的债券评级为3A级。
12月29日,交易商协会发布的公告显示,中诚信国际在为永煤控股等公司提供信用评级过程中,存在三方面违反银行间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一是未按相关自律规则对永煤控股开展实地调查访谈,未对永煤控股管理部门及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访谈;二是对了解到的永煤控股或河南能化拖欠薪资、偿债安排、关注类贷款等异常情况,未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调查核验,未能有效揭示信用风险相关信息;三是质量控制等内控机制未有效执行,合规部门监督审查不到位。
据此,交易商协会依据相关自律规定,对中诚信国际予以警告、暂停其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3个月,暂停业务期间,不得承接新的债务融资工具评级业务;责令其针对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贝壳财经记者当日就此联系中诚信国际,对方回应称,公司诚恳接受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决定,并表示公司就“永煤”事件在第一时间启动了自查工作,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问责,未来将进一步增强合规意识,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评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中诚信国际的市场“头把交椅”还能坐稳吗?
中诚信并不是第一个被暂停相关业务的评级机构。
12月中旬,评级机构东方金诚就接到来自交易商协会的处分通知。和中诚信一样,通知显示,暂停东方金诚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3个月(暂停业务期间,不得承接新的债务融资工具评级业务);责令其针对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早在2018年,知名评级机构之一大公国际就曾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彼时,交易商协会、证监会分别暂停了大公国际的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业务、证券评级业务,期限为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评级市场,业务暂停将对整个评级机构产生较大影响。据业内人士表示,大公国际被暂停业务之后,业务凋零、人才大量流失,除了人员大幅流动之外,公司也被国资重组。大公国际想要重新归位信用评级界的第一梯队面临较大难度。
大公国际董事长、总裁吕柏乐曾表示,自2019年大公国际复业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业务总量仅恢复了其历史高峰的60%。
根据中证协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评级机构承揽债项情况”显示,中诚信国际以承揽1381个债项位列第一,占据了债券评级34.36%市场份额,上海新世纪紧随其后,占据了17.94%的市场份额。
此外,根据中证协发布的“2019年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市场化评价”显示,中诚信国际在银行间市场中位列第一,上海新世纪紧随其后。那么在接下来的处分执行之后,中诚信国际第一的宝座还稳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赵泽 校对 李项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