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紧急救援》四场重头戏“折磨”演员,林超贤被封“禽兽林”
新京报 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黄嘉龄
2020-12-19 12:29
因为导演在《紧急救援》拍摄前训练和实际拍摄中对演员的要求极高,和他第四次合作的彭于晏甚至开玩笑地送了林超贤一个“魔鬼林”的称号,林超贤调侃,这次还有不少演员给我升级,说我是“禽兽林”。

《紧急救援》海报。


由林超贤执导,彭于晏、辛芷蕾、王彦霖等领衔主演,取材自海上救援队真实故事的影片《紧急救援》于12月18日上映,至截稿时,票房已破亿。

 

“林超贤的每一步都是越来越辛苦,越来越投入自我挑战,他完全可以拍些轻松的,但是他就是要去尝试没拍过的。”《紧急救援》以后,这个说法成为所有人对林超贤的评价。曾以《红海行动》(36.5亿)的超高票房拿下2018年春节档单片票房冠军的林超贤,这次他带来的是华语影坛从未有人拍过的海上救援题材,该片筹备了5年,耗资7亿,这位“魔鬼教练”找来和他有三次合作经验的“拼命三郎”彭于晏,将拼劲和投资再次放大。“电影上映了,坦白说也很紧张,当然做到了这个程度也会希望有好的票房回报。票房一定程度上还是代表着观众喜欢,自己和观众分享的东西,你肯定希望他们能感受到。但如果有人没有感觉,有人不喜欢这也是肯定的,如果人人都喜欢的话,那真的太不得了了。(笑)”


【背景】

鲜为人知的英雄群体中国救捞

中国救捞队伍的建设,最初可以追溯到1951年。作为中国唯一一支国家海上专业救助打捞力量,中国救捞承担着对中国水域发生的海上事故的应急反应、人命救助、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对海上运输和海上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等多项使命,同时也代表着中国政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海运双边协定的义务。鉴于救捞队员的工作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很多人并不了解这支秉持“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理念的队伍在工作中面对的风险和做出的贡献,甚至都并不知道这支默默保护着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队伍的存在。


中国救捞系统的资料。


【揭秘】


林超贤五年前就想尝试海上救援题材


追溯起来,林超贤最初接触到海上救捞的题材是在五年以前,那时候的他还没有拍摄《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当时,有人给林超贤看了一段救捞人员在海上救助遇险人员的真实视频片段,短短几分钟的影像就深深打动了他:“我自己是拍电影的,第一次发现电影中看到的大风大浪都是真实存在的,救捞人员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随时都可能献出生命,我很钦佩、也很震撼。”林超贤称,从那时起《紧急救援》的故事题材就已经烙印在他心里,但是他没有想出来该怎么去拍,尽管当时不具备拍摄条件,林超贤还是不放弃对这个题材的创作思索,一边寻找合适的创作方法,一边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五年后,时机成熟。外界习惯把《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和《紧急救援》归为行动三部曲,在林超贤看来这只是一个巧合,“《紧急救援》是最早的,但是如果想不到该怎么拍我不会拍,如果要说是一个类型的话,《湄公河行动》确实是我比较拿手的、算成熟的,它基本上是一个警匪片。但《红海行动》的规模和投入就不是一部普通的现代战争片,至于这次到了海上,是我更没有尝试过的类型,所以拍起来很激动。”

 

《紧急救援》剧照。


相比《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紧急救援》中的主人公救援队员并不是来自部队的战士,他们实际距离普通人更近,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生活的普通人,这次林超贤更注重人性的表达,他希望用更有戏剧张力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让观众了解更多关于救捞队员工作的信息,也让人看到鲜活、立体的无名英雄,“他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平常,你会感受到更多的英雄感、并获得更大的勇气。如果你爱看我林超贤的戏,这次的感觉只会多不会少,但这次多了很多新的温暖在里面。”

 

坚持实拍零替身上阵,林超贤从“魔鬼”升级“禽兽”

 

《紧急救援》剧组使用的很多大型机具,由于现场组合困难、且需要多架机器联合运作,通常只在铁路桥梁建设抢修的过程中才会用到,一般电影会选择CG来制作,偏偏林超贤导演选择实拍。“我拍电影一直是从‘真’这个理念出发,”林超贤表示:“虽然大家都说电影是运用镜头的剪接以假乱真的东西,但我觉得,演员在电影中给出的反应是因为有些事情他们真的感受到、或真的无法预料,才会有真的质感。”片中所有的戏,都是演员经过长时间,充分训练后亲自上场,没有替身帮忙。“导演想要拍出最真实的状况,所以在现场我们都是实拍,火是真的,水是真的,水下下潜的深度也会尽量维持在和真实一样的情况。”因为导演在拍摄前训练和实际拍摄中对演员的要求极高,和他第四次合作的彭于晏甚至开玩笑地送了林超贤一个“魔鬼林”的称号,林超贤调侃,这次还有不少演员给我升级,说我是“禽兽林”。

 

林超贤与彭于晏在《紧急救援》拍摄现场。


四场重头动作戏全部保留不想留遗憾

 

《紧急救援》的出品方斥资超过7亿元打造影片,电影的筹备过程长达5年,拍摄历时123天,这也是华语电影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上拍摄。电影的情节特别设计了四场重磅动作戏,其中每一场的规模和难度单独拿出来,都差不多相当于制作一部中等体量的灾难电影。因为动作场景对拍摄要求极高、实现难度极大,对于这四场戏是否都要保留,林超贤也曾有过纠结:“一般的电影可能比较多的是以一个事件或者最多两个事件来作为动作的基础,保留四场戏确实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四场重头戏,放弃哪一场林超贤都非常不舍得,更何况海上救援本来就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持续性的工作,如果只放两场动作戏,整部电影的节奏也会受到影响,思量再三他决定将四场动作戏全部保留:“海上救援这个题材我应该不会再拍第二次了,唯一的这次机会,我希望能够做得极至一点。”

 

【花絮】


水戏与《泰坦尼克号》同一水池拍摄


“水戏”是电影拍摄中最难拍好的一种类型。为此,剧组不惜千里迢迢,专程转战墨西哥巴哈片场进行水上部分的拍摄,巴哈片场最初是1996年为了拍摄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而建造的,此后的《珍珠港》也是在这里拍摄制作。巴哈片场内有多个蓄水池和舞台,其中最大的一号蓄水池,可容纳大约64万立方米的水量,仅将其注满单次就要花约54个小时。而其最特别的一点在于,当一号蓄水池被注满后,水位将与海平线齐平,因此视觉感观上,蓄水池与海洋无缝衔接,而《紧急救援》的拍摄,也让巴哈片场在时隔多年之后,难得地再度开启全部蓄水池和设备。

 

《紧急救援》剧照。


购置退役空客飞机实拍坠海


为增加拍摄电影中客机坠海场景的可看性和真实感,剧组更是专门购置了一架退役的空客320飞机。仅是将其从拉斯韦加斯运送至巴哈片场就要克服重重困难。空客320是一种大型客机,运送过程中剧组必须切掉机翼并且拆除机尾。即便如此,为了能够放下机身的主要结构,整个运输拖车的长度也要被加长到惊人的135英尺(约41米)。在飞机运送至巴哈后,剧组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其重新组装起来,才开始在蓄水池内进行飞机坠海的实际拍摄。

 

挑战激流戏成最大难题


《紧急救援》的每一个动作场景,都对各个制作部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仅以一场激流戏为例,为了表现出运油车路遇地震滚落激流、驾驶员被困驾驶室的情景。一方面,特效制作需要让背景移动起来,从而让河流看起来是在移动的;另一方面,也要完成对车辆驾驶室从悬崖上方翻落、并在激流中不断颠簸沉浮的模拟。摄影指导鲍德熹说:“那个景要有很大的水流去冲击,也要有一定倾斜的角度,我可以大胆猜测这是中国电影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紧急救援》剧照。


彭于晏杀青时庆祝“脱离禽兽”


彭于晏与林超贤水底庆祝《紧急救援》杀青。


《紧急救援》给观众的熟悉来自演员搭配,此次新片是继《激战》《破风》《湄公河行动》后,林超贤与彭于晏的第四次合作。彭于晏也坦言拍摄林超贤导演的戏,总觉得有一股劲,而且《紧急救援》是最难的一场戏,和导演每次合作都会有收获,属于痛并快乐着,愿意被导演“折磨”,林超贤则表示每次看到不同气质的彭于晏,他会觉得他可以尝试新的角色了,并开玩笑说“是我总带给他惊喜”。这次,林导也在《紧急救援》中再次展现了自己“魔鬼”的一面:饰演救援队员的演员们需要上山下海,完成各种危险中的救援任务,彭于晏直言这次是自己拍摄难度最高危险最大的一次。而林超贤本人也坦言,此次拍摄是有关勇气的修行,主要目标是克服恐惧,据说,电影杀青时彭于晏深潜开香槟庆祝自己“逃脱禽兽”,更庆祝这部巨作的拍摄完成。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慧晓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相关推荐
《紧急救援》定档明年大年初一,彭于晏深潜王彦霖失聪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