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立冬补冬,这些立冬习俗你要了解
新京报 记者 刘欢 编辑 祝凤岚
2020-11-07 09:43

今日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后,日照时间持续缩短,气温随之逐渐降低,万物进入休养状态。立冬时节,民间流行“立冬补冬,补嘴空”,用美食来犒劳忙了一年的自己。一起来看看立冬时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立冬要祭祖贺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意味着冬季将要开始。古人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分别是一候水始冰,指天气冷得水已经能结成冰;二候地始冻,指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指雉(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多见了。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与其他节气略有不同,立冬是人们闲下来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于是就有了贺冬的传统。立冬时节,人们一般要举行祭祖、饮宴、卜岁等仪式来贺冬,并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祈求上天赐予来年风调雨顺,平安顺遂。

 

立冬美食不只饺子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立冬有吃饺子的习俗。一般认为,饺子是“交子”的谐音,因此季节交汇、新旧岁交汇之时,常有吃饺子的习俗,此外,北方地区还认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立冬时节,民间还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说法,除了饺子,还有很多人喜欢用高热量的食物来滋补。例如在福建地区,立冬那天要用狗肉、羊肉、猪排等肉以及中药材炖肉;在浙江地区,有些地方把立冬称为“养冬”,立冬这天要杀鸡或鸭给家人炖了补身体;在台湾地区,立冬这一天,当地人喜欢吃羊肉、姜母鸭来进补。

 

还有些地区,立冬节气则不只是肉食滋补,比如在广东潮汕地区就有立冬吃甘蔗的习俗,当地有说法认为“立冬食蔗不会齿痛”,认为立冬日吃甘蔗,既能保护牙齿,又有滋补功效。而在广东汕头地区,则流行用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做成的香饭来迎接立冬节气。

 

新京报记者 刘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节气|告别秋季,今日立冬!
新京号
今日立冬:秋意未尽,冬已赴约!
新京号
立冬美食盛宴,饺子羊肉糍粑齐上阵
消费
今日立冬,“冷知识”来了——
新京号
今日立冬,老话“立冬到,四禁忌”,忌什么?有道理吗?
新京号
“立冬不补,寒冬受苦”,今日立冬,3样食物别忘了吃
新京号
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来了!
新京号
节韵汇 | 立冬就是入冬了吗?
时事
海霞、朱迅喊你立冬开始补肺!养无极补肺丸联合央视频发布公益片正在热播!
新京号
饺子、鱼头、涮羊肉,北京老字号暖冬菜上线迎立冬
商业
热门评论
微博网友王沙骋
7天前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七楼
7天前
北方又到了吃饺子的季节
流量
7天前
去年立冬单位上班,今年也一样,没眼看╮(╯_╰)╭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