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对正当防卫“松绑”是否会纵容逞凶斗狠?最高法回应
新京报 记者 王俊 编辑 樊一婧
2020-09-03 11:57
“松绑”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进行,要切实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防卫过当认定为正当防卫,甚至把不具有防卫因素的故意犯罪认定为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对不法侵害人不能迁就,更不能躲避,但是现在社会上也有一种担忧认为,鼓励正当防卫是否会导致防卫权的滥用?对此,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姜启波表示,为正当防卫适当“松绑”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进行,要切实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防卫过当认定为正当防卫。


“毋庸置疑,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姜启波表示,针对当前司法实践对正当防卫的适用“畏手畏脚”的现状,为正当防卫适当“松绑”、鼓励见义勇为、依法保护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是完全必要的,但也必须注意和强调,“松绑”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进行,要切实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防卫过当认定为正当防卫,甚至把不具有防卫因素的故意犯罪认定为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便是纵容逞凶斗狠,甚至滥用防卫权,导致社会不安宁。”


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在强调维护公民正当防卫权利的基础上,也强调要防止权利滥用。


在“总体要求”方面,《指导意见》强调要“准确把握界限,防止不当认定”“对于以防卫为名行不法侵害之实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避免认定为正当防卫或者防卫过当”。


此外,具体规则的设定方面,第七条强调:“明知侵害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或者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应当尽量使用其他方式避免或者制止侵害”;第十条明确:“对于显著轻微的不法侵害,行为人在可以辨识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足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方式进行制止的,不应认定为防卫行为”。


《指导意见》还规定,不法侵害系因行为人的重大过错引发,行为人在可以使用其他手段避免侵害的情况下,仍故意使用足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方式还击的,不应认定为防卫。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

相关专题

矫正“谁死伤谁有理”,正当防卫认定新规来了

热门评论
南方车站等胡歌
7天前
先松绑正当防卫,为社会竖起正气!然后再就具体谈防卫过当
反杀旷野
7天前
都用防卫二字了那就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了,还权利滥用,一个人要杀了我我还要给它机会啊
巴巴操盘
7天前
如果正当防卫的认定难度高到几乎让百姓基本无法都实施或者不敢实施,那这是什么法律?只保护恶人,只鼓励歹徒不计后果的行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