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球首个硬皮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靶向药在华上市
新京报 记者 张秀兰 编辑 岳清秀
2020-08-24 18:29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8月24日,勃林格殷格翰透露,其全球首个硬皮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靶向药尼达尼布已在华上市,并开出首张处方。


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病(SSc)的简称,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在中国大陆地区患病率约10/10万,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全球估计有250万患者。硬皮病最显著的外貌特征为全身皮肤增厚发硬,失去原有的弹性,造成正常面纹消失,鼻翼缩小、嘴唇变薄,形成“面具脸”。除了对外貌的影响,硬皮病可能会累及身体的任何部位,如肌肉、血管和内脏都可能产生瘢痕及纤维化,并且难以诊断。以肺部病变举例,多达85.5%的硬皮病患者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疾病(SSc-ILD)。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绍,硬皮病发病原因还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硬皮病患者人群多见于女性,年龄通常为25-55岁。SSc-ILD是硬皮病患者死亡的关键驱动因素,约占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随着疾病进展,会造成肺功能不可逆的下降,预后较差,患者生存率低。一直以来全球范围内都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直至今年6月,创新靶向药物尼达尼布在我国获批上市,给我国SSc-ILD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此次中国获批仅比欧盟获批晚1个半月,让国内患者在用药选择上实现了与全球同步,这是非常迅速和不容易的事情,为患者肺功能的减退按下了暂停键。”曾小峰教授表示。


“硬皮病本身暂时无法治愈,对SSc-ILD患者来说,尼达尼布可有效延缓肺功能下降,从而延缓肺部的疾病进展,建议硬皮病患者一定要有定期随访的意识。”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李梦涛教授提醒,如果出现疲劳、劳力性呼吸困难和干咳等症状的硬皮病患者,每3-6个月要进行一次随访,没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可以每6-12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推荐硬皮病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秀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今年第二季度,11款抗肿瘤新药有望获批上市
健康
诺诚健华2024年继续亏损,核心产品奥布替尼收入达10亿元
健康
映恩生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三年亏损近18亿元
健康
亏损扩大、研发投入超7亿元,康诺亚营收仍靠对外授权
健康
北京推出32条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措施
第一看点
海创药业2024年营收仅36.68万元,多个研发项目进度延迟
健康
2个全国首创、1个全球首创!
新京号
强生进军中国肺癌治疗领域,将与迪哲医药正面竞争
健康
逾18亿元定增方案获通过,迪哲医药核心产品研发有望提速
健康
2024年国内93款新药获批上市,抗肿瘤药占比超30%
健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