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6月18日,记者从北京各农贸市场了解到,继6月15日晚北京连夜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消杀后,各大农贸市场从即日起进入常态化消杀,每日于闭市后开展预防性消毒及病媒生物消杀。通州八里桥市场从6月17日起,按照一级标准进行防控,部分出入口封闭。
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指导市场工作人员消杀。受访者供图
6月15日至16日,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及时开展了对全区农贸市场和已复工复产餐饮服务单位的环境消杀工作。自6月17日起,消杀工作进入常态化。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要求农产品市场进行“搬家式”大扫除,做到市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清运。同时,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每日巡查工作,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商超加强环境及设施设备消杀,在开业前和闭市后对经营场所和工具等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产品进行全面的卫生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加强畜禽水产销售区域消杀工作,对未达到要求的市场、商超要求立即整改。强化对餐饮企业消杀工作的检查力度,持续保持经营场所环境卫生清洁。
怀柔区专业机构对北京金源宝农贸市场进行消杀。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怀柔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6月16日-7月15日期间,每日由专业防制服务机构,对怀柔区万星农副产品市场、北京金源宝地农贸市场、北京禹河兴贸农副产品市场、青春市场、大星发农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仙台农贸市场等6家农贸市场内外环境,开展预防性消毒及病媒生物消杀。工作专业防制服务机构兵分两组,每日都于闭市后,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及常量喷雾器,对物表、地墙面及空气进行分类喷雾消毒。
昌平区对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消杀。受访者供图
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重点场所开展大规模、全覆盖式的现场检查,以农副产品市场、社区菜市场、餐饮服务单位、超市、冷库为重点场所,重点打击未履行进货查验制度,采购、贮存、销售无溯源凭证、无检验检疫证明文件、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借疫情之机哄抬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防疫用品等重点商品价格、囤积居奇、散布涨价信息。在执法检查中,对利用地下、半地下空间销售海鲜、生鲜畜禽制品的经营单位,发现消杀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的,先行责令关停整改。截至18日,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已检查经营单位3453家,当场责令改正1件,当场关停3家,立案2件。
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检查区内农副产品市场、社区菜市场、餐饮服务单位、超市、冷库等场所,督促餐饮企业及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从业人员采取佩戴口罩、手套、智能体温计等疫情防控措施,现场查看来客登记、个人防护、消杀记录、产品价格及区局日常执法检查情况,要求消杀记录及防控指引上墙,严格落实防控要求。
位于通州区的八里桥市场从6月17日起,按照一级标准进行防控,目前,市场只保留了东大门的出入口,其他出入口均已封闭。市民进入前除必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测量外,还需要扫健康码,无异常者才可进入市场。市场还加大了消杀次数和精细度,通过“三方联动”,对经营场所进行彻底消杀。其中,管理员对各个出入口的地垫进行消毒;保洁员对经营场所和全场区内公共区域消毒;商户对各自摊位消毒。经营场所内的公共区域,每小时消杀一次;像称量工具、售卖台面、砧板、刀具等消杀区域,要求各商户每天不少于两次消杀。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李国君 校对 刘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