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新版垃圾分类条例实施 记者探访餐饮、快递行业发现
新京报 记者 黄哲程 陈琳 吴婷婷 吴江 吴宁 李木易 编辑 樊一婧
2020-05-02 14:01
多行业从源头出发减少垃圾产生。

新京报快讯(记者 黄哲程 陈琳 吴婷婷)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施行。今后,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快递、餐馆、商超、农产品市场都将因垃圾分类而发生变化。

  

记者探访了解到,不少快递企业、邮局正在推广电子运单,减少废纸产生,快递包装盒也用起了环保材料。有餐厅试点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充分利用食材边角料,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产生。在众多超市,免费塑料袋、超薄塑料袋不见了踪迹。有的农产品菜市场内,白菜、大葱不再“连土带泥”。



4月14日,新川面馆月坛店,师傅将厨余垃圾倒进处理设备。

  

快递

纸箱变轻胶带变窄 打包更环保

  

从过度包装到使用环保包装箱,从“五花大绑”到科学打包法……北京新版生活垃圾分类将全面推广,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快递包装箱正在悄然改变。新条例规定,快递企业在北京市开展经营活动,应使用电子运单和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

  

快递包装箱升级更环保

  

近日,居民李大爷拎着一兜北京特色食品来到东四邮政支局,工作人员查看了食品的包装情况,确认符合寄递要求后,从身后拿过来一个纸箱子表示:“您用这个就成,这个箱子比较轻,而且硬度也够。”

  

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拿的纸箱子比市面上有些纸箱薄很多。东四邮政支局营业班班长陈晨解释说,这种纸箱是两层瓦楞纸材质,“以前咱们用的快递箱好多是五层瓦楞纸,不环保,没必要用那么多层。”

  

陈晨表示,现在的快递包装箱做了技术创新,轻薄、环保,但质地却非常坚实,可以说是一种升级版本。

  

除了使用环保纸箱,邮政部门在打包胶带的使用上也有讲究。国家邮政局提出过明确要求,胶带应使用宽度在45毫米以下的窄胶带,这被称为“瘦身”胶带。陈晨说,以前的胶带宽度大约有50毫米,“别看就减少了5毫米,对环保可是大有裨益,可以减少快递垃圾。”

  

陈晨介绍,将胶带“瘦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需要更科学的打包方法。“以前打包基本上就是用胶带将纸箱‘五花大绑’,现在不同了。”

  

记者了解到,根据纸箱的不同大小,打包方法不一样,既节省胶带,又能把纸箱粘严实。比如1、2号包装箱比较小,采用“一”字形封装方式,3-5号包装箱较大,采用“十”字形封装方式,6号和7号包装箱最大,封装方式一般为“井”字形。

  

使用电子运单方便快捷

  

早些年消费者寄快递都需要手填纸质的运单,这种纸质运单分为三联,消费者一联,快递公司留存一联,还有一联要贴在快递包装上。纸质运单最大的缺点是比较浪费,每寄一次快递就留下一张纸。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市民,他几乎每天都会寄两三个快递,在使用纸质运单的年代,他存了好几百张运单纸。

  

如今寄快递简单多了,包括中国邮政、顺丰、韵达等均开通了手机下单服务。消费者用手机填写快递信息一键下单,待快递小哥上门取件后,消费者无需手动填写任何信息便可完成收寄过程。

  

陈晨说,如果有市民想自己把物品送到邮政发快递,同样也可先在家里通过公众号填写相关信息,随后手机上便会收到一个条形码。到邮局后,市民出示条形码,工作人员用扫描枪一扫便可完成信息录入。

  

记者从北京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19年12月底,北京市快递电子运单使用率99%。

  

废弃纸箱可实现循环利用

  

纸箱的循环使用也开始推广,记者从多家快递公司了解到,在快递营业网点均设有纸箱回收处,市民可以将不用的纸箱放在这里,以实现二次利用。在东四邮政支局记者就看到了这种纸箱回收处。

  

回收处设置有一个绿色的箱体,分为纸制品回收口和塑料回收口。在纸质品回收口的格挡内,记者看到不少用过的纸箱,有些纸箱看上去还非常新。陈晨说,这些废弃纸箱大多是市民自己扔进去的,“对于那些比较新的纸箱,如不影响其二次使用,我们也会推荐给市民。如果是那些已经破损的纸箱,我们就直接回收了。”

  

此前国家邮政局提出“绿色快递”理念,对邮政和快递企业在电子运单使用、胶带使用、包装箱回收等方面都提出要求。记者从北京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19年12月底,北京市快递电子运单使用率99%,81%的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循环中转袋使用率76%,邮政营业网点环保包装箱覆盖率100%,1600余个邮政、快递营业网点设置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

  

4月15日,北京东四邮政支局,邮政工作人员在使用免胶带的易封箱包装邮递物品。

    

餐厅

厨余垃圾就地处理 并从源头减少

  

作为厨余垃圾生产“大户”,北京的餐饮企业如何做到垃圾分类?按照新规,达到一定规模并具备就地处理条件的餐饮单位,应建设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对厨余垃圾进行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记者近日走访部分餐厅了解到,除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单独收集厨余垃圾,已有商家试点厨余垃圾就地处理。

  

厨余垃圾处理后可减量80%

  

在新川面馆月坛店,新川面馆负责人席刚刚演示了厨余垃圾处理过程。将从厨房出来的菜叶、果皮以及回收的残食倒进塑料筐,分离汤水,把竹筷、塑料勺、骨头、瓶盖、纸张等物品挑出扔进其他垃圾桶。控干后的垃圾倒进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粉碎、挤压处理。几分钟后,榨干水分的食物残渣就从出口钻出来。记者注意到,120升的垃圾桶中大半桶的厨余垃圾,处理后只装了一个盆底。“处理完的垃圾重新倒进垃圾桶,再由专业的公司上门收走。”

  

席刚刚介绍,以新川面馆疫情前的正常经营时段来说,早、中、晚餐全天能接待7000至8000人,产生的厨余垃圾能装满两大桶120升的垃圾桶,经过处理的残渣不到1/3桶,这样测算,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后能减量80%。而且在垃圾处理设备内部,油水和残渣会自动分离,厨余垃圾变成残渣,油水顺着管道流进隔油池。

  

“物尽其用”提高食材利用率

  

在老字号同和居饭店月坛店,记者看到前厅和厨房指定的垃圾回收处都贴有垃圾分类投放指南。

  

同和居还通过提高食材出成率和利用率来减少厨余垃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该店每日接待消费者数千人,食材使用量很大,为减少浪费,店里发动厨师不断进行菜品创新,提高食材利用率。如常见的食材笋,笋身做成干烧冬笋,笋尖做糟熘三白的辅料;再比如,将雪梨挖出来的球做成醉雪梨,将其余部分熬成雪梨银耳汤。

  

另一家饭店同春园也有不少提高食材利用率的妙招,将鱼身做成鱼片,将鱼头做成砂锅煲鱼头,将鱼尾做成红烧划水,既不影响使用,又减少了厨余垃圾,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种方法,店里至少能减少50%的厨余垃圾。

  

计算“原料出成率”控制成本

  

“餐厨垃圾”的绿色垃圾桶上标注着“冷荤”“面点”“切配”等具体部门,“其他垃圾”的黑色垃圾桶上标注着“塑料”“泡沫”……在华天凯丰餐厅所服务的某机关食堂垃圾分类存放处,两排16个垃圾桶整齐排列,没有任何异味。

  

餐厅经理刘吉桐介绍,过去垃圾分类只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和餐厨垃圾三大类,如今细分为9小类,如可回收垃圾分为废纸箱、废塑料油桶、废瓶罐三种,不可回收垃圾细化为废塑料(保鲜膜、塑料袋等)、泡沫、废纸、碎玻璃四种,餐厨垃圾则是残食和厨余垃圾两种。他表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还出台了食堂垃圾分类制度,其中规定“在垃圾倾倒及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垃圾桶清洁,倾倒之后要保证垃圾桶密闭,垃圾不得溢出桶外”,因此分类垃圾桶存放处整洁无异味。

  

另外,冷荤、面点、切配等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专用厨余垃圾桶,每天用了多少原料有记录,废弃了多少都在自己的垃圾桶里,“我们会计算‘原料出成率’,督促各部门控制原料成本,做到垃圾减量。”

  

4月13日,新发地市场,商户正在整理购进的净葱。


超市

不提供免费塑料袋 垃圾不混投

  

新版条例规定,禁止在北京市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明确,塑料袋厚度须大于0.025毫米。记者近日探访发现,不少顾客自备布袋。

  

约10%顾客购买超市塑料袋

  

为配合新条例施行,从5月1日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塑料袋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在农贸市场、便利店、超市等商品零售场所,对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以及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记者探访了解到,目前北京市众多商超基本禁用了超薄塑料袋,并有偿提供塑料袋。

  

在东城区光明中街悠惠万家综合超市,记者看到,超市收银台不提供免费塑料袋,为顾客准备了2角、3角、5角三种价格、不同大小的手提厚塑料袋。

  

不过,上午10点左右前来购物的顾客中,多数人自备布袋或小推车,真正购买使用超市塑料袋的人较少。

  

悠惠万家光明楼店经理金淑红证实,近期超市每日总客流量1500到2000人,平均每天出售塑料袋约200个,占比10%左右。“少用塑料袋是好事,现在都提倡垃圾减量,塑料袋减少了,污染也就少了。”金淑红说。

  

厨余垃圾日产日清

  

金淑红介绍,该超市去年6月起开展垃圾分类。在超市的收货区,墙上张贴了四种类别垃圾的介绍以及垃圾分类责任单位的电话。收货区出口有三个厨余垃圾桶和两个其他垃圾桶,另外专设了一个放置可回收物的铁筐。不时有超市工作人员抱着装满果蔬垃圾的塑料筐,将垃圾倒进厨余垃圾桶内。“最多的就是厨余垃圾,一个绿桶装80到90公斤垃圾,每天大概能装两桶半。”金淑红说。

  

上午10点多,厨余垃圾清运师傅开着清运车,载着三个厨余垃圾空桶来到超市收货区,将桶擦净后,替换超市已经装满的厨余垃圾桶。这些厨余垃圾将送到东城区南二环玉蜓桥附近的暂存点,最终由北京环卫集团统一运输到专门的厨余垃圾处理厂。

  金淑红回忆,去年超市实施垃圾分类以后,垃圾不再混投,并且每天有专人收运,收货区环境干净多了,“臭味小多了,夏天苍蝇蚊子也少了。”员工们也因为垃圾分类多了一项小福利,超市会用卖可回收垃圾的收入给员工买绿豆熬汤喝。

  

市场

鼓励“净菜进京” 推出半成品净菜

  

新条例提出,北京市要采取措施逐步推行净菜上市。作为垃圾生产“大户”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如何做到垃圾减量?记者来到北京市最大的“菜篮子”新发地市场实地探访垃圾处理情况。

  

大葱、白菜处理干净再入场

  

新发地鼓励商户“净菜进京”,目前,大葱、洋葱、大白菜等“主菜”在产地装车时就去掉了多余部分,市场内垃圾总量逐年减少。

  

记者在新发地市场大葱交易区看到,这里卖的葱有带着部分叶子的,也有只剩下葱白的,都是处理过的净葱。新发地“大葱大王”毛勇习介绍,从产地装车前,大葱就已经加工完毕。处理完的大葱,根上几乎没什么泥土,只有一点根须。

  

毛勇习介绍,最早大葱进北京都是连土带泥进来的,拉到市场就地加工。“每天下午,交易区扒下来的葱叶子能有一大车。”后来市场提倡垃圾分类,鼓励净葱进京、入场,他们就试着在产地处理干净后运进京,很受消费者认可,尤其是商超,都要处理过的净葱。“现在新发地市场卖的基本都是净葱,只有在每年11月份的冬储菜储存季节,大约有10%左右的毛葱进来,方便市民储存。”

  

另外大白菜也是垃圾产出较多的农产品,不少人买白菜,习惯性要扒掉表皮一层叶子。现在市场规定,大白菜要先去掉不要的叶子,再进场交易。

  

在新发地,洋葱交易也有要求。一位商户介绍,洋葱从产地进京的运输过程中,外皮容易干裂,不少商户觉得卖相不好,以往都会在交易区倒袋、扒皮,交易区管理员要求商户垃圾减量,“进场什么样,出去就是什么样,不允许在交易区倒袋、扒皮。”

  

半成品净菜减少厨房垃圾

  

新发地市场总经理张月琳介绍,新发地的垃圾减量分几步走,先把蔬菜可能产生的垃圾挡在市场之外,减少市场垃圾总量,进而为北京市的垃圾总量“减负”。同时,提倡商户推“标准化”农产品;推出半成品净菜,提供给商超、餐饮和机关食堂,市民也能买回家直接炒。

  

据了解,半成品净菜可直供企业、机关和学校食堂,产品进入厨房后,减少了一些加工环节,厨房面积和厨房垃圾都会减少,综合成本也会下降。

  

一家净菜加工企业负责人介绍,加工的净菜,进入家庭后不会产生更多的垃圾,像土豆皮,在家庭里是厨余垃圾,而他们集中处理变成猪饲料和淀粉。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陈琳 吴婷婷

协作记者 吴江 吴宁 李木易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陈琳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城市更新,芜湖大有作为!
新京号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新京号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新京号
去年北京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北京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北京
5年了,这件“关键小事”大家是怎么做的?
新京号
业主起诉物业账目不透明,法院:物业费账单、公共收益等需公示
时事
威尔仕“办卡理财”套路:宣称3倍收益,有人花数百万退款无门
财经
全英文标签、海外公司“镀金”……直播间里的“进口奶粉”陷阱
消费
北京市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公布,轻微违法不罚案例入选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