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消费3·15丨中消协:疫情期间预付费类消费投诉频现
新京报 记者 张洁 编辑 李扬
2020-03-15 17:07

新京报讯(记者 张洁)3月15日,中消协公布消费者投诉情况,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涉疫情消费者投诉180972件,其中,合同问题投诉量为35260件,占比19.48%。受疫情影响,合同类纠纷增多,培训服务类预付费纠纷成为投诉热点。

 

中消协介绍,受疫情影响,家政、健身、教育培训等预付费类消费场所不能正常营业,导致相关纠纷增加,特别是在教育培训方面。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原本线下培训无法进行,改为线上后因网络运行不稳、师资不到位、授课效果不同等原因,消费者不满培训质量。第二,培训因疫情改为线上进行,消费者要求降低收费标准,而经营者实收价款,引发双方争议。第三,消费者提出取消、变更培训服务,如退费、补课等,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

 

2020年2月26日,消费者孔女士投诉称,今年1月份报名参加某护士资格考试班,交纳书本费及培训费共计2980元,计划于2月20日开课。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按计划面对面授课,被投诉人未征求消费者同意,将面授改为网上授课。开课后孔女士认为授课效果与面授效果不一样,想退款,被投诉人称课时费已用完不给退费。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后,消费者获得学费减半处理,并可继续在网上上课。

 

中消协强调,受假期延长、延期复工等影响,部分经营者面临资金紧张、服务人员不足等问题。疫情结束后,经营者可能通过扩大发卡范围、以较高折扣出售预付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资金存管、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中消协建议消费者要特别关注预付卡消费问题,谨慎选择交易对象,理性消费,警惕高折扣、高风险。

 

新京报记者 张洁

编辑 李扬 校对 李铭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聚焦│疫情下未缺席的3·15维权 套路与机遇并存

相关推荐
罗永浩和西贝的这场架,没白吵
数据
《2025中国“宝藏小城”旅游报告》全文发布
财经
大手笔收购关联方股权,中国医药引监管关注
消费
毁约的黄金买卖:金手镯不发货“亏”万元,商家“劝退”
财经
“五一”将至,请看这份消费避“坑”指南
新京号
多领域消费洞察报告发布:食品夸大宣传等问题成为投诉重点
消费
新闻8点见丨“零添加”食品乱象调查;食品安全新国标有哪些亮点?
时事
连锁品牌频“翻车”,餐饮加盟为何成为食安“重灾区”?
商业
机构倒闭退费难、合同解约争议多,选择留学服务如何避坑?
教育
去年北京指导15家企业全面落实食用植物油罐车运输风险防控措施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