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 王霄)2020年1月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新京报联合举办的“智能算法的传播逻辑和价值迭代”研讨会,关注算法对媒体与传播的影响。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认为,信息获取路径的固化和相关的过滤机制有可能造成人们的信息偏食及视野局限,这也是一些研究者所说的“信息茧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
彭兰认为,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中,我们主要是通过社交媒体、自己构建的信息网络和公共性信息平台获取信息。个人性格特点、信息获取路径中获得的满足感、平台设计以及算法等都有可能带来信息路径的固化,从而强化信息的偏食。
但这种路径也存在着偏移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兴趣爱好、信息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一些人也会有突破现有社交关系网络束缚的愿望,加之一些偶然因素的作用,这些都可能带来信息获取路径的偏移。而这种偏移有助于改变视野狭窄的状况。
除去路径层面的探讨,彭兰教授认为社交传播中的过滤机制和算法过滤机制对人们的信息视野也会产生影响。但她认为,最终是否会产生信息茧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彭兰教授表示,要打破信息偏食带来的茧房,需要从多种路径共同突围。既需要平台与算法的优化,也需要信息供给侧的改进,内容生产者要提供更多具有公共价值、具有专业水准、全面平衡的内容,并通过生产与传播策略的调整,使这些内容到达更广泛的人群。从个体层面,则需要提升相关的媒介素养。
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