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普洱“浪漫亲吻云”上热搜,拍摄者系气象工作者
新京报 记者 李一凡 编辑 郭琛
2019-10-06 12:04
“观云测天”是他的工作常态,拍摄云已有十余年。

新京报讯(记者 李一凡)10月5日晚,一组“亲吻云”照片经人民日报官微转发后,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评论区围绕云朵形状的讨论相当热烈,有说像一对情侣,也有说是“母亲和孩子”。


网红“亲吻云”。 受访者供图


10月6日上午,这组照片的拍摄者、基层气象工作者张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亲吻云”10月4日拍摄时刚巧碰到,“观云测天”是他的工作常态,拍摄云已有十余年。


张先生家住云南普洱,今年50多岁,临近退休。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工作,自己习惯性地喜欢“奇怪的天象”,平时喜欢摄影,喜欢拍拍天象,如日出、日落等,“专业谈不上,就一直在拍,10多年是有的”。


10月4日下午,张先生带着相机出去拍照,往天空一瞥,突然看到一朵“亲吻”的云。他随即端起手上的相机,拍下了几张图,随后发在了自己的微博上。


“那两朵云很奇特、很有艺术性,就那个形态特别像亲吻的动作,其实换做其他摄影师碰到,也会第一时间拍下的,我碰巧刚好赶上了而已”,张先生说。


对于这组照片走红。张先生表示非常意外。他说,当时拍的时候,主题很明确,就是“亲吻”,发布出来也是这个关键词,“没有其他的想法”。对于网友的解读,张先生觉得非常有意思:“每个人看到的感受都不一样。”


一名自称为目击者的网友留言说,当时在不远处也刚巧碰到了这朵云,“这朵云的形态,大概持续了约4分钟。”


张先生亦表示,云朵持续了三四分钟:“可能后面还有,我拍完就没太注意了,但是云都是运动的,很快形态就会漂散。”


普洱市的一名气象分析师分析了这一云朵的成因。他认为,从云状看,左边的云应该是一朵向上发展的对流云(具体而言是浓积云),而右侧没有照完整,但应当是深厚对流的积雨云发展到顶时,云顶平衍形成的云砧,云砧指强烈发展的雷暴云的顶部,呈砧状结构。所以实际上,右侧的云砧是高于左侧的云,但在地面看来就是一个“浪漫故事”。


新京报记者 李一凡

编辑 郭琛

校对 卢茜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北京公园拍鸟人;北京大风何时结束?何时升温?
时事
北京邀约全球人才“聚北京·创未来”
北京
政府消费券又来、文学馆开馆、“遛娃宝地”开张……雄安又有新消息!
新京号
环保开学第一课 | 当开学季“撞上”绿水青山 这届“生态第一课”有点潮!
新京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第一看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樊振东等入选
第一看点
大戏看北京3月17-23日文艺资讯丨话剧《赵氏孤儿》诉说命运
娱乐
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展现新气象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12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战争与和平》经典重现
娱乐
“新时代的贵州人”!遵义入选的有……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