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4大城市森林、6条慢行绿道,石景山未来有多“绿”?
新京报 记者 周依 浦峰 编辑 刘梦婕
2019-09-24 19:32
石景山将在平原地区建设大尺度城市森林,并提升西长安街沿线、首钢园区等关键地区植物景观。

新京报快讯(记者 周依)建4片城市森林,在西轴线沿线南北1公里打造森林公园群……记者9月24日从石景山区获悉,石景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有多个“大动作”。


《石景山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近日对外发布。根据规划,石景山将在平原地区建设大尺度城市森林,并提升西长安街沿线、首钢园区等关键地区植物景观。同时,完善永定河、永引渠等河道、绿道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


永引渠上依托现状人行桥改造的“庐台”桥即将完工。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平原地区将建360公顷城市森林


石景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景山北部低山区峰峦叠翠,是北京市区范围内难得的“都市山林”,而平原地区则点状森林多,大面积斑块森林少。根据规划,石景山将通过新建和优化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在平原地区营造衙门口、老山、红光山-四平山和金顶山4处城市森林,总面积360公顷,形成北京西部城区大型连片绿色空间。


其中,衙门口城市森林位于石景山区莲石东路衙门口桥区域,是北京城区内最大的“留白增绿”改造项目,仅核心地块总面积就达98.63公顷。衙门口城市森林将着眼于生态体验与生态科普功能,以雨水收集及利用、低碳节能、资源活化与再生为重点,并注入文化艺术、时尚创意元素,凸显人与自然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衙门口城市森林规划保育区所占比例不小于35%,树冠覆盖率不低于80%。在树种选择上,选用冠大荫浓的高大乔木,利用杨树、刺槐、银杏、侧柏等树种,打造出树冠高低层叠、季相斑斓的景观,使人工营造的森林逐步恢复成近自然状态。目前,项目正履行施工招标程序,计划今年10月底完成25公顷绿化任务,剩余部分明年实施建设。


此外,老山城市森林规划面积79.07公顷,位于北京西轴线森林景观廊道上,将通过提高林下空间、降低林分密度等方式,对现状森林资源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增加游憩、浇灌、照明等基础设施,方便市民休闲。红光山-四平山城市森林规划总面积144.1公顷,将整合利用现状品质较低的山体,打造为冬奥主题森林公园。金顶山城市森林则将扩大森林覆盖,与现有建成绿地联合打造集形象展示、生态科普、市民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色服务空间。


在建的新安公园。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西轴线沿线南北1公里打造“长安绿廊”


石景山区将在西轴线沿线南北1公里范围内,延续和提升道路绿化打造“长安绿廊”,并串联沿线的“长安十园”共同形成森林公园群,提高城市主干道的景观形象。


记者了解到,“长安绿廊”将通过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和景观提升,打造层次丰富、大树成荫、视线通透、行人舒适的林荫大道,包括5.7公里的玉泉路至古城大街景观提升、2.5公里的古城大街至晾水池东路新建绿化等。


“长安十园”则包括10处建设或改造提升形成的公共绿地。目前,已建成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游乐园南广场等,在施项目有首钢厂东门绿地、新安公园、郎园、老山城市休闲公园南区、松林公园、旺景公园等,总建设面积66公顷,工程进度已达到总计划的85%。


其中,首钢厂东门绿地公园整治提升面积约3.55公顷,将对现有绿地进行空间梳理,利用原有骨架打造线性体验绿地,利用现有路径打造长安街慢行系统示范段,设置休息区、健身预热区等。


建设6条慢行道路供行人、骑行者使用


根据规划,石景山还将打造能让行人、骑行者进入自然景观的慢行道路系统,依托道路路侧绿带、带状公园、街头绿地、湿地公园中的园路系统,通过新建和改建等途径进行合理串联,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户外交往空间。


至规划期末,共将建设永定河滨水绿道、西山绿道、永引渠绿道、阜石路绿道、东街绿道、莲石路绿道6条城区绿道,形成“三横三纵”的绿道格局,总长度约45公里。


其中,永引花林(龙海天一地块)属于永引渠北侧景观绿廊中的景观节点,长约400米,宽约60米,在保留现有杨树林的基础上,增加了元宝枫、黄栌等秋色叶品种,以及樱花、海棠等春季开花品种,穗花婆婆纳、千屈菜等夏季花卉品种,打造四季不同景观。


“庐台”桥设计新颖、美观,将成为永引渠上的一道靓丽风景。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永引渠河岸将设12处亲水平台


据石景山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景山共有永定河、永定河引水渠和人民渠等20条大小河流,河道总里程长度约70公里。其中,永引渠是石景山区水系景观规划中的重要一轴,但河道为硬质驳岸,缺乏游人与水景观亲切接触的柔性环境,周边绿化、夜景照明等公共服务设施缺失,无法满足市民对于滨水空间的使用需求。


永引渠区域环境提升工程的设计范围西起金顶山路,东至西五环,南至中关村石景山园,北至保险产业园,全长约4公里。其中,永引渠河道巡检路经过设计,演变成宽窄不一、灵动曲折的亲水步道。全段共设计12处亲水平台,采用生态塑木、毛面石材、高分子材料制成,并结合廊架、坐凳、垃圾桶等设施,满足人们休息停留、观景休闲的需求。部分亲水步道路面还将采用锈钢板镶嵌方式,将永引渠兴建至今的大事件镶嵌于地面,追溯近代水利发展之路。


同时,将北巡河路慢行道、南侧50米绿带慢行道串联起南北慢行两廊,其中依托两廊建设的“夜光跑道”是一大亮点。据介绍,北巡河路改造结合现有道路两侧植被情况适度调整路由,使其曲直有度,其中局部面向河道搭建观景平台,路面通过不同材质划分骑行、跑道,应急时可保证抢险车辆通过。南侧50米绿带路面掺有荧光石,可实现夜间发光,还设有精致的标识标线,方便市民步行、慢跑、骑行等。此外,全线还设计4处包含公共卫生间、紧急简易救护、充电、共享雨具、热水间、自行车停靠、林下休息场地等功能的便民驿站。


新京报记者 周依 协作记者 浦峰

见习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危卓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北京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新京号
端午假期还没想好去哪儿玩?来看这一篇就够了(内附全市超强旅游攻略)
新京号
北京市发改委:京西地区三年来发生巨变,年内将抓实五方面工作
财经
北京郊野公园启动“四时花园·林间乐活季”主题活动
北京
今日雄安涌“新”潮
新京号
石景山区举办第41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活动
新京号
践行嘱托 京津冀瓣瓣同心谱新篇
时事
透视轻食代餐产业趋势:市场超千亿,缺乏统一标准是“痛点”
消费
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政协力量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