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清华池传统修脚术,修脚师傅需要15把修脚刀;早期刚开业时0.26元的洗澡票、老北京人洗澡用的北京日化一厂生产的灯塔牌肥皂……6月5日,百年老字号清华池博物馆落成并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博物馆里通过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现了清华池从1905年到今天的曲折发展历程。在清华池博物馆开放的当日,这家老字号浴池还推出了新研发的文创产品,包括时下流行的玫瑰水、手工精油皂、维生素E乳等,售价二三十元。
清华池博物馆落成,向市民免费开放。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老字号浴池推出的文创产品,包括艾条、手工皂等。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在开馆仪式上,北京琴书的悠悠琴声把清华池文化展现在大家眼前:1905年开业的“小仓浪澡堂”,原坐落于珠市口大街路北29号,1915年经投资改造,正式定名为“清华池”。1930年整修扩建为两层楼面,清华池成为当时京城的一流浴池。建国前,清华池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活动站,为和平解放北京做了大量的地下工作。1999年,因两广大街扩建,清华池迁入虎坊路大街4号,2007年12月迁入现址虎坊路17号。
墙上展示的清华池百年发展历程。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今年是清华池走过的第114个年头,是清华池从濒临破产到以传统修脚术重张旗鼓,发展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修脚行业旗舰店的第20个年头。近20年来,清华池从一年亏损百万到今天年创利一千多万,日服务脚病患者千人的京城品牌店。“清华池传统修脚术”也成为京城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浴池向顾客提供的搓澡、修脚、捏脚、刮脸、理发、刮痧、拔⽕罐等服务,也是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
记者看到,博物馆里展出了一些旧物件,包括早期的洗澡票、修脚的刀具,老北京人洗澡用的北京日化一厂生产的灯塔牌肥皂等。据了解,清华池传统修脚术有独特的刀术。修脚技师使用刀具五种共15把,在运刀时不能越过“青线”(病变界线),不伤及好肉,不出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清华池相关负责人说,建立博物馆就是希望让百姓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体验非遗技艺,让老字号更加深入人心。
现场展示的老澡票、传统修脚刀具等。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被誉为“京城小吃第一人”的陈连生老先生,今年已经84岁了。他上午来到博物馆,看到展出的老物件非常感慨。陈连生说,他第一次到清华池洗澡是1950年4月1日,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这是他进清华池楼下餐馆当学徒的日子。由于自己年龄小,单位又在清华池楼下,所以他洗澡不要钱。“下了班没事儿就去洗个澡。”清华池搬走后,他开始买澡票洗澡,现在还是清华池的老会员,每隔10来天会来洗一次澡,“我每次洗澡以泡、搓为主,搓澡有4个加项——姜、盐、奶、蜜,姜是去寒的,盐是消毒的,奶、蜜是保护皮肤的。洗一次400元,会员打折200多元。”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丹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