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警方辟谣“扫码超六百元将传唤”:针对特定涉案人
2019-04-25 21:01

订阅

网传一则据称是警方发送的短信截图显示,当地居民在洗浴中心扫码付款超600元,需到派出所报到。该消息引发争议。
新京报讯(记者 程亚龙)江苏宜兴的“扫黄风暴”引发争议。网传一则据称是警方发送的短信截图显示,当地居民在洗浴中心扫码付款超600元,需到派出所报到。
24日晚间,江苏宜兴市公安局否认此事称“网传内容不实”。
今日,新京报记者从宜兴警方获悉,当地的环科园派出所对涉案人员进行传唤,在掌握有相关证据后发送短信,且只有收到短信的人才需要到派出所。此外,宜兴多家足疗、洗浴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此前从未听说“扫码付款超600元”要到派出所说明情况的消息。
北京市首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学林认为,警方在办案过程中,可以通过消费记录查找线索,缩小调查范围。但若仅以消费金额为标准,超额就传唤当事人,不仅会造成某种恐慌,还侵害公民的合法权利。
宜兴市公安局环科园派出所向被传唤人发送的短信。图片来源:网络
警方称“有证据才传唤”
网传消息从24日晚间开始发酵。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上述消息称,宜兴市公安局日前掀起扫黄风暴,抓获1200涉嫌嫖娼人员。而警方获得涉案人员信息的方式,则是调查涉黄场所付款二维码的转账记录,付款超过600元者,会接到短息去派出所报到。
一张附带有宜兴环科园派出所及民警电话的短信截图显示,被传唤人涉嫌嫖娼,在收到短信后需联系派出所,否则视为拒绝接受传唤。“对无正常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公安机关将上门强制传唤。”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短信中留下的派出所电话,与宜兴市政府网公示的环科园派出所电话一致。不过,拨打派出所及短信中留有的姜姓民警电话,均无人接听。
上述派出所值班室一名警员称,传唤短信确系警方所发。
25日,新京报记者从宜兴市公安局宣传中心了解到,网全文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程亚龙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chengyalong@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