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汇集200件文物,国博这个展看尽山东的前世
新京报 记者 倪伟 浦峰 编辑 于音
2019-04-19 14:27
“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览今天开幕,为期近3个月。

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今天(4月19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近3个月,免费开放。


战国早期的兽柄青铜豆。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西汉时期的“木南”银豆。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该展览以齐文化腹心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精品文物为主体,以时代演进为脉络,力图让观众对海岱之间的齐地文化面貌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


展览汇集的近200件(组)文物精品,大多出土于临淄齐故城及其周边,还包括高青、临朐、海阳等地的重要考古发现,堪称山东地区最能代表齐文化特色和发展水平的代表性考古遗物。


其中,高青陈庄遗址是近年西周考古取得的突破性重要发现,出土的“丰”青铜鼎等带有“齐公”“祖甲”“齐师”等铭文的青铜礼器,对于研究齐国早期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子土斧”青铜壶、“国子”青铜鼎、“高子”青铜戈等文物揭示了齐国世家大族参政、主政的历史细节。“齐叔姬”青铜盘、“郾王”青铜剑、“吴王夫差”青铜剑等是齐国与周边邦国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物证。大武齐王汉墓、稷山汉墓出土的鎏金青铜熏炉、鎏金青铜编钟等,显示了西汉时期独特的齐地文化。


战国晚期青铜牺尊,是战国时期齐国错金银和镶嵌工艺的巅峰之作。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春秋晚期“吴王夫差”青铜剑。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战国晚期羽人纹青铜方壶。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此次展览分为多源同流、竞争称雄、融归一统三个单元。“多源同流”介绍自新石器时代至商、西周时期的齐地考古学文化面貌;“竞争称雄” 介绍春秋战国时期齐地的文化面貌及其特色,重点突出齐都临淄、世家大族、邦国关系、历史拐点、礼仪变革等;主要介绍秦汉时期的齐地郡国文化,重点突出齐文化逐渐融入秦汉统一王朝并最终演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过程和趋势。


该展览由国家博物馆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近期,采用与地方文化、文博单位联合办展模式,国博已相继举办“江口沉银”“礼出东方”“古蜀华章”“大唐风华”“汉世雄风”等精品展览。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记者 浦峰 编辑 于音 校对 李世辉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对话“看·见殷商”策展人:用“显眼包”文物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北京
国际博物馆日将至,北京多家博物馆将“扎堆”焕新
北京
《2025中国“宝藏小城”旅游报告》全文发布
财经
大戏看北京5月19-25日文艺资讯丨话剧《天下第一楼》再登台
娱乐
大戏看北京5月26日-6月1日文艺资讯丨端午赏大戏
娱乐
权威发布|我市召开“相约五一·畅游东营”文旅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杨文利:八十年代的北大先生们
新京号
明日京城闹元宵,这些活动别错过
北京
热门评论
jeanine
7天前
200件文物,历史爱好者一定要去。
洋洋妹妹
7天前
山东人民发来贺电,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中心啊手
7天前
适合带着孩子去。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