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当事人“不出户”可享诉讼服务 北京二中院打造便民平台
新京报 记者 左燕燕 编辑 李劼
2019-02-28 19:40
法院打造“五化”便民诉讼服务新体系,开通12368人工语音服务热线、移动诉讼服务(APP)、自助服务、微诉服(微信平台)服务平台的“一线三平台”,确保群众有效参与。

新京报讯(记者 左燕燕 实习生 王佳珺)据北京二中院今日(2月28日)发布,为更好地向人民群众提供精准诉讼服务,法院打造“五化”便民诉讼服务新体系,开通12368人工语音服务热线、移动诉讼服务(APP)、自助服务、微诉服(微信平台)服务平台的“一线三平台”,确保群众有效参与。

 

新闻发布会现场。法院供图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微信公众号设置“司法公开”、“诉讼服务”、“我的案件”三大栏目,开通“法院要闻”、“公告通知”等20余项服务功能,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诉讼服务。

 

进入二中院,当事人可获得专属二维码作为身份识别标志,通过二维码可获得智能叫号、立案、信访、开庭、查询案件等智能化诉讼服务。在诉讼服务大厅,当事人通过与诉讼服务智能机器人“小法”对话,可一站式咨询问题、查询信息。

 

此外,二中院还引入多方力量参与社会化服务,通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引入公益律师代理申诉、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提供驻点服务、人民法院公告驻点服务等,构建多元诉讼服务体系。

 

副院长董建中表示,二中院建立调解前置程序与审判程序无缝衔接机制,促进多元调解。2018年11月2日,北京市某公司与股东赵某因承诺履行引发纠纷,向二中院提起诉讼。受案间隙,立案庭孙法官引导当事人将案件导入诉前多元化解程序,三日后代理人撤诉,成功化解一场诉讼。

 

“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走完一系列的流程至开庭至少需3、5月的时间,而诉前化解程序能尽快接触双方当事人,更加省时,且不需要付费,能节省诉讼费用,符合当事人的利益。”诉讼办主任高福勇说。


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实习生 王佳珺

编辑 李劼 校对 危卓


相关推荐
第十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启动,朝阳区已建成45座城市书屋
北京
门头沟的他们,以劳动书写荣光!
新京号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时事
看!闪闪发光的Wǒmén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王毅同绍伊古进行战略沟通;李乐成任工信部党组书记
时事
“人工智能+消费”、优化服务供给 提振消费协同发力
科技
市场供应足,节日消费旺
新京号
向“新”而行 大兴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永兴之城
新京号
北京交警“双十工程”年底全部完成,已治理点位事故率下降一半多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