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圆明园大宫门首次亮相,今后有望向公众开放
新京报 记者 邓琦 浦峰 编辑 陈径舟
2019-01-28 18:02
2002年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圆明园管理处对大宫门遗址进行了四期考古发掘工作。

新京报快讯(记者 邓琦)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其中圆明园的正门位于圆明园中轴线的南端,通常称为“圆明园宫门”或“大宫门”。大宫门是当前圆明园三园中唯一尚未恢复正门功能的区域。圆明园管理处28日消息,2002年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圆明园管理处对大宫门遗址进行了四期考古发掘工作,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对公众开放。


圆明园大宫门遗址发掘现场首次亮相 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大宫门遗址区将进行环境整治

据悉,目前已基本发掘清理出六处主要建筑遗址和部分河道以及道路广场。通过考古发掘,基本弄清楚了大宫门外朝房、水道等的形制、布局、建造方式等,为以后的保护展示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圆明园大宫门遗址发掘现场首次亮相 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同时,考古中还新发现了两条排水道,这两条水道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几幅样式雷图档上均未有显示。根据排水道与墙基的关系判断,排水道与朝房为同期遗存。这一发现为研究大宫门外排水系统提供了参照。

此外,考古专家还在水道壁上发现了闸槽,找到了大宫门外水道由明转暗的结点。依据样式雷图档,并结合实际发掘情况,水道修砌工整,应主要作为景观来设计。从样式雷图档上看,大宫门外水道南段很大一部分为明道,可以直接看到水道里面清澈而汩汩流动的水流。而排水道的修砌主要是为了它的实际功用,做法相对粗糙,所处位置也较为隐蔽,远离皇帝通行的御路,在两道围墙之间,为视线所未及。

据介绍,已发掘的大宫门片区遗址内容丰富,遗存清晰,明确地揭示了大宫门历史格局,为研究和修复这一片区历史景观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证依据。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对大宫门遗址、东西门罩遗址、东西外朝房遗址、东西外转角值房遗址和大影壁进行覆罩保护展示,对平桥遗址、金水桥遗址和河道遗址进行原址露明展示,对大宫门遗址区进行环境整治。

背景:

大宫门建成于雍正三年(1725),门上悬挂雍正御书“圆明园”匾,该区域包含大宫门、二宫门(出入贤良门)、正大光明殿、东西配殿、朝房和茶膳房、值房等建筑,是一组功能性强、建筑物密集的大型建筑群。历史上大宫门片区是圆明园的前朝区,是圆明园三园中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宫门区,居圆明园四十景之首。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宫门被焚毁。后来,同治皇帝重修圆明园,重点修复了大宫门,但并未修复完成就停工。大宫门在随后的100余年时间里逐渐荒废。

大宫门是圆明园的正门,是清王朝中央集权的核心与命脉。在圆明三园的所有宫门中,大宫门是各座园门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只有大宫门和长春园宫门是供皇帝进出的。帝后从御园往返皇城去西陵、南海子(南苑)时,主要由大宫门出入。皇帝在圆明园处理政务的前朝区也设在大宫门内。当年清廷主要的国家机关多在大宫门内外朝房设有分部或值班所,随时听旨觐见。据史料记载,从雍正开始,五朝皇帝通常于正月幸园后,春、夏、秋三季(正月至九月)多在圆明园居住,其中道光二十九年,道光帝在圆明园驻跸长达355天,这里见证着大清的兴衰荣辱。

新京报记者 邓琦 摄影 浦峰

见习编辑 陈径舟 校对 危卓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邓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浦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2019北京两会之政务询问咨询
时事
3D实景图“复原”圆明园
时事
圆明园西部景区年内有望开放
北京
2019,打卡这件小事
健康
夜读丨1月28日,这些消费新闻别错过
健康
北京31处公园49项活动陪市民过年
时事
改变“景点”定位才能修复故宫形象
观点
5G能护航,AI会翻译,揭秘北京冬奥赛场背后的黑科技
科技
世界观丨元勋渐老:古巴如何将旗帜交给年轻一代?
国际
圆明园大宫门揭开神秘面纱
图说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