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警惕网红食品非法添加药物成分
新华社 原作者 赵文君
2018-12-18 08:47

据新华社电 号称“一天一斤”的网红减肥食品,却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一些网红减肥食品的减肥效果显著,却有可能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等药物成分。


从2017年7月开始,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在全国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 2018年10月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案件4.9万件,货值金额17.1亿元,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分子8900人。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 10例食品安全典型案件,彰显了政府打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的决心。


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有的造成急性中毒事件,有的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这一直是食品监管严厉打击的重点。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安全法研究中心主任刘筠筠说,一些网红食品在短时间内可能有明显效果、欺骗性很强,代价是身体严重受损,消费者对此一定要提高警惕。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主要分为以下情形:一是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和虚假宣传。二是采用发布虚假广告和不正当手段推销产品,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其中针对中老年人和病人的欺诈行为较多。三是故意混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三者概念,特别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违法宣称疗效,消费者很难辨识,容易上当受骗。


我国食品产业占GDP约15%,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保健食品产值超过了3000亿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有2000 多家。专家表示,要转变监管理念,由终端产品检验为主逐步转向生产经营过程监督检查为主,尽早发现并处置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让监管跑在风险的前面。


编辑 马浩歌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警惕网红食品非法添加药物成分
相关推荐
网民建议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市场监管总局回应
第一看点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发指导性案例,专家:旨在统一尺度,规范执法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西布曲明危害有多大?这样的“瘦身咖啡”千万别碰
时事
网红销售“减肥神药”竟添加违禁成分,32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北京
虾仁“0保水剂”是否有必要?专家建议理性看待保水剂
消费
六年审结108件食药犯罪案,朝阳法院发布食药犯罪审判白皮书
时事
市场监管总局嵇小灵:保障消费者能够安全消费、明白消费
财经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整治各种“忽悠人”的广告乱象
北京
新闻多一度丨酱油检出重金属引热议 关于酱油添加剂你了解多少?
时事
新闻8点见丨“零添加”食品乱象调查;食品安全新国标有哪些亮点?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