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新京智库注意到,在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2023年年初,很多地方都将拼经济促发展作为开年大戏。在众多措施中优化当地营商环境成为重中之重。
“进入5.0版本,也就是进入了营商环境改革的下半场。”许志端说。下半场就是到了啃硬骨头,解决营商环境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是进入了营商环境改革的深水区;或者是与城市产业特色挂钩,进行营商环境的定制化、个性化创新。
从营商环境改革方案的版本来看,九个争创第二批试点城市的营商环境政策多数仍处于3.0版或以下阶段,只有南京、宁波发布了被称为4.0版的营商环境改革方案。
城市应围绕其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优化其营商环境,可以加速形成产业聚合。
GDP总量与城市的营商环境得分呈现正相关关系,但营商环境情况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