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十六连升
为了一根烟头,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最终让“控烟”,成为整个城市的一种良性“习惯引力”。
它们可能贴在树上、房檐,甚至你家大门上。泛滥时,过街天桥的阶梯上,一脚下去是重叠四五层的小广告。还有胆大的,在警车、城管车,还有康熙年间的文物上都留下了小广告的印记。
行人嘴里的“黄马甲”,从“40后”“50后”变为“60后”,他们见证着这座城市出行方式的更迭换代,感受着城市街边、路口、站台上热腾腾的生活气儿。
进入21世纪,北京城市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两个奥运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北京的形象,也让文明成了北京的一张无形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