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AI助力养老有哪些成果和潜力?多位专家分享成果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张树婧
2025-10-23 20:12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作为2025年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第十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10月23日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分享科技赋能智慧健康养老的创新成果。

 

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郑远长说,养老科技除了基础研究中的老年人机能衰退、认知障碍等问题外,还包括失能照护、失智照护、精神关爱等方面。“在解决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问题上,养老服务机器人距离能够替代护理员职能,尚需8-10年的持续努力。这些能力的实现相当于摘取机器人技术的‘皇冠上的明珠’。”

 

郑远长表示,在全国一些社区、养老院,各款养老机器人小范围开始“上岗”,实现送餐送药、辅助行走、健康监测等多种功能。比如喂饭机器人照护失能老人进食,可以智能捕捉老人嘴部变化持续或停止喂食。洗浴机器人帮助卧床瘫痪老人洗澡,降低老人在浴室摔倒的风险。这些养老机器人都需要人类辅助操作且聚焦实现单项功能。另一方面,养老机器人设备安全、功能安全、应急处理、隐私安全等方面仍待进一步规范。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慧养老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兵说,对于老年人情爱关爱机器人的研发来讲,可以有两个方向,一是针对老年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的专业心理干预,另外一个方向针对绝大部分老年人面临的孤独和生活不便问题,尤其是独居老人,缺少家人日常陪伴,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情感支持。“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我们拟基于紫东太初大模型底座、集成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研发解决老年人孤独和生活不便的情感关爱智能陪伴系统,通过对文本、语音、表情、肢体动作等多模态数据的深度学习,实现高效的情感识别和个性化反馈。”

 

他说,智能体不仅可以和老年人聊天解闷儿,纾解郁闷和不快,同时可以协助他们了解天气预报、订餐买药,购物、听戏、相声等,如果集成其他应用,比如监测到老人摔倒后可以语音与机器人联系其亲人。相关系统预计在西城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中进行示范应用。

 

介绍毫米波感知技术在养老中的应用时,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周安福表示,传感器通过发射无线信号,毫米波感知具有穿透性,可以识别患有慢性疾病老人的心脏、呼吸等生理指标。同时,传感器在居家养老中没有隐私方面的顾虑,因为通过算法分析出来的信号是点云,而非图像。

 

他举例说,毫米波感知技术适合长期监测的场景,比如通过传感器非接触方式,可以隔空探测胸腔震动,再采用人工智能算法重构心脏微活动,无需老人一直佩戴监测设备。同时,传感器还可以通过动作识别等,监测和分析老年人心理压力等情况,“我们正在和多家医院开展临床验证,希望将这些研究成果变成创新的医疗器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秋季论坛成功举办
商讯
我区发布五项农业科技创新最新成果
新京号
重庆食农产业生态大会召开,江南大学发布三大技术成果
消费
一线科技人才走进中关村学院,分享智慧城市等领域科技攻关故事
教育
赋能青春力量 深耕基层治理——太阳宫地区2025年青年干部培训班正式开班!
新京号
亮点提前看!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举办
新京号
2025雄安高价值专利大赛颁奖活动举办
新京号
统一开源大模型系统软件栈FlagOS 1.5发布
财经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即将启幕,顺义同期人才活动震撼来袭!
新京号
助力再升级!北京银行携手服贸会打造不一样的金融之旅
商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