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记者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3.81万人。与往年不同,本次国考首次放宽了35岁的年龄限制,明确年龄要求为——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
按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适当放宽年龄条件
按照本次国考的招录工作要求,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3.81万人。考生可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6)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30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城市同时举行。
对于本次国考报考条件,国家公务员局明确,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国家公务员局对年龄要求的调整也作了解释。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
在放宽招录条件的同时,国家公务员局也明确,继续做好招录高校毕业生工作,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一定倾斜政策。
中央机关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
根据本次国考招录的工作安排,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
国家公务员局在公告中明确对基层工作经历作了界定。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
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
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可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
本次国考继续实施对相关职位报考的倾斜政策。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要求,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调整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条件以及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此外,公告还明确,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继续单独设置“政治理论”部分
本次国考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公务员招录全过程各方面。考试环节突出公务员政治属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继续单独设置“政治理论”部分,重点测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环节全面了解考生的德、能、勤、绩、廉,重点了解政治素质、道德品行、遵纪守法等方面情况。严格把好新录用人员政治关,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录用。
具体到考试方式上。根据本次国考的要求,将继续开展分类分级考试,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命制试题,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增加专业能力测试。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
面试方式和内容由招录机关根据招考职位的性质、特点等研究确定,注重体现履职要求。有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56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
■ 提示
2026年度国考各项报考程序时间明确
提交报考申请
按照国家公务员局要求,报考者可于2025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专题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报考申请,每次只能选报1个职位。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招录机关于2025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6日18: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报考者可登录专题网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2025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25年10月24日18:00以后,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录用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查询报名序号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5年10月28日8:00后登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时需提供该序号,请务必牢记。
报名确认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5年11月1日0:00至11月6日24:00登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逾期未完成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可以直接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手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机构的咨询电话将于2025年10月31日以后通过专题网站公布。
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名确认成功的报考者,请于2025年11月24日0:00至11月30日15:00期间登录专题网站打印准考证。如遇问题,请与当地考试机构联系解决。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