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Sora2爆火:重新思考“真实”的定义 |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25-10-09 16:58
当AI生成的视频足以“以假乱真”,当眼见不再为实,我们赖以信任的社会基石将如何稳固?

▲近日,OpenAI正式推出Sora2。图/IC photo


近日,OpenAI(美国人工智能公司“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式推出了其视频生成模型的重大升级——Sora2,以及一款社交应用(Sora App)。据了解,Sora2是一个原生的视频和音频生成模型,与前一版本相比,在物理上更准确、更逼真、更可控,并实现了同步生成音频和对话的能力。

首周下载量超过ChatGPT

应用情报提供商App figures近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自上线以来,Sora App首周在iOS平台下载量约62.7万次,超过ChatGPT发布首周的60.6万次iOS下载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Sora App目前仍为仅限邀请使用的应用,而ChatGPT发布初期即面向公众开放。在使用门槛更高的情况下,Sora2能取得这一成绩,进一步凸显其市场关注度。

如果说,ChatGPT的出现,是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让大家第一次真切感受到AI的能力。那么,Sora App的刷屏,则是将这种颠覆性的力量注入到了当前最具影响力,也最能为大家所接受的短视频媒介形态之中。

国庆期间有人复盘,2024年初的AI文生视频中,一则“威尔史密斯吃面”的场景广为流传,彼时,AI生成的视频逻辑混乱、人物面部扭曲。而到了今天,AI的视频生成在细节层面“真实感满满”,画面甚至已经无限接近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

不到2年时间,AI技术确实如同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在访谈中所说的那样,“发展速度超出人们想象的乐观”。

很显然,从Sora App的下载量来看,OpenAI的野心或许已经很难止于成为前沿AI科技的探索者,而是把触角从技术前沿下探至商业应用,希望成为AI时代的Facebook和Tiktok。

视频领域的“iPhone时刻”?

尽管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都是“短视频创作者”,但客观来看,视频创作依然还是一项有门槛的工作:它需要专业的设备、复杂的剪辑软件、娴熟的拍摄技巧以及将创意视觉化的执行能力。

而Sora App的出现,则将这个复杂的工业流程压缩成了在对话框里输入一行文字。这种“咒语”式的创作方式,彻底瓦解了视频制作的技术壁垒,让表达的权利真正回归到了创意本身。

这也意味着,未来任何一个有想法、有故事的人,无论他是否懂得运镜、灯光或后期,都能够通过一段提示词,就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转化为专业级别的视频画面。

这被一些人称为视频领域的“iPhone时刻”。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以其极简的交互方式,赋予了亿万普通人创造力。

也正因此,Sora2发布之后,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短视频行业本身。目前短视频平台内容主要由UGC(用户生成内容)和PGC(专业生成内容)构成。

UGC的优势在于其真实性、生活化和巨大的内容基数,而PGC则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专业的策划,吸引着追求高质量内容的用户。Sora App的到来,将催生出第三股强大的力量。AIGC(AI生成内容)既可以拥有PGC级别的视觉效果和想象力,又具备UGC的生产效率和无限创意。

眼见不再为实,正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其实不止生成视频,今天的AI还在辅助我们写邮件、画设计图、做旅行攻略,甚至诊断病情,新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工作娱乐的方方面面。这种改变,其实过去我们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如同社交媒体、移动支付一样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习惯和认知方式,今天的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一个遥远的前沿科技名词,变成一个具体、可感知的现实。

从这个角度来说,Sora App显然是AI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当一项技术能够如此轻易地被大众下载和使用,它就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屠龙之技,而是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也必须看到,随着这种渗透越来越深入,甚至开始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这也进一步迫使我们应重新思考“真实”的定义。当AI生成的视频足以“以假乱真”,当眼见不再为实,我们赖以信任的社会基石将如何稳固?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深刻的社会和伦理议题。

正如AI教父杰弗里·辛顿在谈到通用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时所表达的深切关注那样,我们正在创造一些可能远超我们理解和控制能力的东西。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技术驱动的剧烈变革时代,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无法置身事外。我们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惊奇,也必须开始直面它所伴生的风险与挑战。

但归根到底,技术的发展本身并无好坏之分,重要的,从来都是驾驭它的人类。

撰稿 / 陈白(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张彦君

相关推荐
李少红:《围猎》不止于“猫捉老鼠”,更展现禁毒背后的人与生活
娱乐
《不好意思我要开始冒犯了》:阿肆的“第二次成年”与蜕变的勇气
娱乐
以“数字游民”之名的想象和创造|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自爱”与“浪漫爱”相抵触吗?
文化
AI浪潮录|周志峰:投资人需独立思考,在不确定性中锚定远方
科技
AI浪潮录|周志峰:北京AI优势根植于顶尖学府汇聚的科研沃土
科技
龚琳娜推出新书《做自己 不忐忑》,直面人生至暗时刻
娱乐
新京报&西凤酒2025年8月新书榜
文化
年轻人生活方式报告④|三大趋势:价值驱动、体验升级、AI助攻
财经
薇薇安·戈尔尼克:成为“怪女人”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