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在青岛地铁里,看见一座城市的待客温度|新京报评论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5-10-04 17:28
地铁车站里,不只有速度与激情,还有温情与周到。


▲青岛地铁工作人员为低血糖乘客提供座椅并暖心送上热水,获得乘客高度认可。图/牛一迪


十一假期,乘客在地铁上弄丢了包,还能找到吗?


“假期人多感觉找不到的概率太大了,整个人都慌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这名乘客拨通了地铁服务电话。虽然几经辗转,但在青岛地铁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最终在2号线四川路(轮渡)站成功找回。失而复得,让这名乘客心怀感念,在社交平台发文为青岛地铁点赞。


而这,不过是青岛地铁“温度服务”的寻常一幕。车站里,常有走丢的孩子、突然晕倒的乘客、赶车的旅人、行动不便的老人……随时可能上演“突发小剧场”。而“畅达幸福”这四个字,不只是青岛地铁的品牌口号,更是对每一位乘客“负责到底”的硬核承诺。


青岛,作为闻名遐迩的海滨旅游城市,其地铁系统不仅是现代都市中便捷高效的交通工具,更是一座流动的城市会客厅,承载着丰富城市文化,展现着独特的城市形象。随着青岛地铁线路不断延伸,乘客的触达范围越来越大,地铁承载的重要功能也愈发凸显。


青岛地铁运营线路8条、352公里, 不仅串联起东西两岸及七区一市,全市主要交通枢纽、商圈、医院和景区也已实现全覆盖。在旅游旺季,青岛地铁日均客运量接近180万人次,公共交通分担率则超过50%。


这意味着,地铁凭借风雨无阻、快速高效、四通八达的优势,成为市民通勤、游客citywalk的主要方式。市民跨区域出行不再是难事,游客可以下了飞机/高铁就能“坐着地铁逛青岛”。


比如,穿梭于山海之间的蓝谷快线,是市民春日赏樱桃花、夏季采摘樱桃、冬季泡温泉的首选方式;青岛地铁直达栈桥、海水浴场、八大关等20余个沿海标志性景区,实现了“出站即景区”的零距离体验,游客“乘地铁去看海”已成为新时尚。


▲新加坡乘客在地铁车厢丢失随身物品,执法人员帮助找回,乘客留下感谢信一封。图/牛一迪


事实上,地铁服务好不好,乘客最有发言权。今年由于青岛地铁几乎接驳了海陆空各类交通方式,很多市民和游客更倾向乘坐地铁出行。当登机或者高铁时间紧张时,青岛地铁还常常上演“百米冲刺”。在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赶火车、飞机旅客晒“温度”炫“速度”的帖子。


这样充满戏剧张力的画面,令人动容。这一切,离不开地铁方面高效流畅的协同机制与工作人员专业优质的服务,使匆匆赶路的旅人不再显得狼狈,同时也传递出这座城市的温情底蕴。


当然,地铁车站里,不只有速度与激情,还有温情与周到。在五四广场站降雨天气特设置乘客休息区,并提供热水等便民物资;在大雪之夜,地铁青岛北站车站员工主动拿出自己的折叠床提供给乘客,为打不到车的家庭提供休息取暖处,用实际行动温暖乘客出行路;在2024年最后一个运营日,青岛地铁5条线路以延时运营的方式和乘客一起畅达2025,护送14万人平安返程;而在春运期间,车站还会变身为暖心驿站,开放站长室、会议室为滞留乘客提供临时休息区、提供热水等防寒物资……


在危机时刻,青岛地铁更用实力守护了市民安全。青岛地铁不仅按“一站一线一台”标准,在全线网车站、场段配齐202台AED急救设备,还持续培训一线人员,确保已投 AED 的车站每班次至少两人掌握急救技能。截至目前,青岛地铁已十余次利用AED、海姆立克法挽救乘客生命,致力于让每一座地铁车站都成为市民心中可信赖的“流动急救站”。


今年十一假期首日,青岛地铁客流涌动,各线路迎来客流高峰。作为串联城市交通、衔接文旅场景核心的“流量入口”,青岛地铁采取了一系列假期特别措施,包括缩短行车间隔、增派备用列车,并维持全线网在旅游旺季的运营时间,既确保了城市交通动脉的“高效通畅”,又为游客打造了“地铁+步行”的便捷出行模式,让“慢游青岛”更具性价比。


值得一提的是,五座交通枢纽地铁站还为乘客提供了行李打包、行李运送、爱心预约、休息守候、信息衔接、无障碍护送、快递邮寄等七项服务,每一项都精准击中游客出行痛点。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不仅让初到青岛的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关怀,更以“交通服务”为纽带,为青岛文旅形象加分添彩。


青岛地铁运营车站172座,“每个地铁车站都是一个社会服务点”,青岛地铁人说到做到了。而当地铁线网成为风景、车站成为客厅、列车成为导游,地铁就不再只是城市配套,而是城市竞争力本身,成为支撑城市运转、服务民生需求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撰稿 / 余禾(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张彦君


相关推荐
当“人情味”成为一座城市的软实力 | 新京报评论
观点
怀柔夜话 | 为泉河街道划定农民固定卖菜点的做法点赞
新京号
从班组到舞台:工匠精神的城市表达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跳舞、种花、写家史,乌鲁木齐年轻人这样“重建”故乡
时事
从暖心服务到AI革命:一座城市轨交的转型启示录|新京报快评
观点
风临北京:他们拧紧了这座城市的螺丝
时事
一座城市的温情,蕴藏在地铁服务的细节里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2024青岛网络盛典:地铁里的两件暖心事获评“感动青岛的瞬间”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