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9月29日获悉,国家植物园第四届菊花展近日开幕,数万株菊花与月季、桂花等,织就一幅秋日盛景。今年,国家植物园首次推出大立菊剖面科普展示,将一个球体的大立菊从中间一分为二,向公众呈现大立菊内部的绑扎技术。
独本菊将提前在国庆节开放
本届菊花展重点打造3个主要展区,核心展区、“雅韵凝香”精品菊展区与“菊海凝珠”自育小菊展区。
核心展区位于科普馆西侧,占地8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24个品种的2万余株小菊。通过传统的葫芦元素与多姿多彩的菊花相结合,借菊花盛放之景,打造充满吉祥寓意与文化内涵的视觉盛宴。
核心展区东北侧布置了葫芦造型的菊花以及塔菊、悬崖菊、大立菊、龙菊、球菊、多头菊等多种传统造型菊。值得一提的是,在造型菊区域,两个半球形的大立菊造型尤为引人注目——这是国家植物园首次推出的大立菊剖面科普展示,将一个球体的大立菊从中间一分为二,向公众呈现大立菊内部的绑扎技术,让市民游客在观赏之余,更深入地了解造型菊的独特工艺。
国家植物园首次推出大立菊剖面科普展示。国家植物园供图
“雅韵凝香”精品菊展区位于月季园北侧,集中展示200余个品种约1500盆菊花,既有传统菊花名品,也有近年来的菊花新品。独本菊自然花期为11月,经过技术人员精准的花期调控,展区的独本菊将在国庆佳节提前开放。
除菊花外,展区内还首次展出了部分桂花,使得整个展区花香四溢。菊花和桂花的组合景观以及近千株月季花,共同营造出双市花竞秋的效果。
游客游览菊花展主展区。国家植物园供图
自育小菊花期将持续至11月上旬
“菊海凝珠”自育小菊展区,集中展示了国家植物园近年来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菊花新品种百余个、1500余株。自育新品种花色丰富,瓣型、花型多样,不同品种分别具有耐寒、耐旱、芳香等特点。自育小菊自然花期自9月下旬陆续开放至11月上旬,不同品种接连绽放,整体观赏期可达50日。
菊花展期间,国家植物园将举办多项科普展览活动。“万物共生大讲堂”“自然的礼物:中秋节里的节日故事”“探秘调料罐里的植物世界”等,通过线下讲座和互动参与的形式,带游客了解植物的奥秘。
多肉植物应用展、“大雅之棠”秋海棠植物展、国家植物园第四届盆景展、压花艺术作品展,以及国家植物园(南园)的多肉植物与艺术展、“岁月流觞——多肉植物的认识、发现及应用历史展览”、纪念中国苔藓植物学奠基人陈邦杰先生诞辰120周年苔藓植物特展等丰富多样的展览,将带领游客探索自然与文化交融之美。此外,文创市集将展示销售百余款植物衍生产品。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杨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