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国庆将至,疾控专家提醒出行应关注几类流行病情况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编辑 张磊
2025-09-22 19:00
前往境外旅行的,要知道当地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寨卡、疟疾、猴痘等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提前做好针对性的防护。

明日秋分,天气已逐渐转凉。国家卫健委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时期,包括流感。

 

国庆将至,疾控专家提醒,出行前应当注意目的地健康风险提示,境外旅行尤其要注意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寨卡、疟疾、猴痘等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做好防护。

 

呼吸道传染病渐入高发期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韩俊表示,秋冬季节天气转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时期,流感是其中的一种。大家常说流感病毒“容易变”,因为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和往年不太一样,但是不管怎么变,仍然是流感病毒,不是新的病毒。

 

我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流感病毒监测网络,通过哨点医院来监测流感样病例,通过专业实验室来开展病毒的分离、分型和变异分析,适时地追踪病毒的变化趋势。疾控部门结合全国的流感监测数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发布的流感疫苗株推荐意见,调整当季流感疫苗的组分,让疫苗能够与当年的流行株抗原性尽可能匹配,从而更好地预防流感。这也是为什么建议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不能够保证一定不得流感,但它仍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一个手段。打了疫苗以后,就算不小心感染了,也能大大降低出现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相对弱的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能够有效降低因流感住院乃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以给健康添一层保护。

 

除了接种流感疫苗以外,预防流感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健康地生活,保证作息、均衡饮食、适度地运动;二是要加强防护,勤洗手,科学戴口罩,室内要常通风;三是要关注身体状况,注意保暖,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长期坚持效果会更好。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或者已经诊断为流感,尽量地减少与他人接触,严格做好戴口罩的措施,避免传播给其他人。

 

国庆出行应关注基孔肯雅热等流行病情况

 

韩俊介绍,国庆假期将至,人员流动频繁,探亲访友、外出旅游明显增多。要提前做好规划,做好防护准备,密切关注目的地疾病流行现状和相关部门健康风险提示。前往境外旅行的,要知道当地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寨卡、疟疾、猴痘等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提前做好针对性的防护。

 

要关注目的地的天气情况,根据当地的气温适当增减衣物。去往蚊虫较多的地区,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并喷涂驱蚊剂,早晨、晚上不要在草丛边长时间逗留。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肉类、海鲜要彻底煮熟,水果洗净后再吃,不要喝生水。旅行中规律用餐,不要暴饮暴食,出汗多的时候适当补充一些盐分,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入住酒店的时候要开窗通风,检查床品是否干净、卫浴是否有异味,可以自带毛巾等贴身用品,或者用消毒湿巾擦拭常用物品,来进行消毒。出门随身携带常用的药品以及消毒湿巾纸巾、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做好物品的清洁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返程回家后要做好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烧、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的地点和饮食情况,方便诊断和排查。

 

不建议未成年人做医美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杨金瑞在发布会上提示,近年来,医美行业快速发展。一些不良商家和机构利用消费者渴望迅速变美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借科普名义发布医美广告、非法行医等手段牟取暴利,甚至有的机构鼓吹“白幼瘦”等畸形的审美观,煽动未成年人整容,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乃至经济损失。

 

国家卫生健康委郑重提醒,医美的本质是医疗行为,提供医美服务的必须是医疗机构,生活类的美容机构不具备资质,严禁开展医美项目。市民务必尊重健康和安全,可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服务”栏目查询全国医疗机构的信息。生活类美容机构如开展医美服务则涉嫌非法行医,为法律法规所禁止。若涉及先天畸形修复或者外伤矫正等必要的情况,应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治疗。如果发现有非法医美的线索,也可以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举报,或者通过12345热线反映。

 

他还表示,不建议未成年人做医美,未成年人生理发育没有成熟,审美观也还处于形成阶段,易受外界宣传等因素的影响,过早医美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创伤,也容易出现效果与预期不一样的情况。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培育健康自然的审美追求,帮助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拒绝“外貌焦虑”,健康、自信、快乐成长。

 

■链接

什么人最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针对流感疫苗的相关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今日进行答疑。

 

该中心表示,最需要接种流感疫苗的群体,包括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

 

其中,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包括:

 

1) 6-59月龄婴幼儿;

2) 60岁以上人群;

3) 患有慢性肺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成人和儿童;

4) 有免疫抑制状况的成人和儿童,包括因服用药物或HIV感染而导致的免疫抑制;

5) 长期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如认知障碍、脊髓损伤、癫痫,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等),以致危及其呼吸功能,或不能正常处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因患此病而增加异物吸入肺内的风险,或不能自我照顾的人;

6) 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6月~18岁);

7) 长期居住在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人员;

8) 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包括:

 

1) 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工作人员;

2) ≤59月龄婴幼儿、≥60岁老人、其他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特别是照看<6月龄婴儿的人员;

3) 医疗卫生保健人员。

 

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员包括:

 

1) 对疫苗中所含成分过敏者,包括辅料、甲醛、Triton X-100等;

2) 其他严重过敏体质者;

3) 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

4) 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5) 各类疾病的重症患者慎用;

6) 急性发热、急性感染,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病人,待病愈后接种;

7) 除上述现象外,凡健康状况不适者、禁忌证不易掌握者慎用;

8) 不同种类、不同厂家的疫苗,说明书中列举的接种禁忌可能有不同,具体应参见疫苗说明书。

 

在北京,两类人群可以享受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一是具有北京市居民身份证/社保卡,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二是所有在校的中小学校学生,包括所有中小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以及来京就读的外地、外籍儿童。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张磊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月满中秋 乐迎国庆

相关推荐
新闻多一度丨国庆中秋双节将至 来北京去哪儿玩?收好这份游玩指南
时事
国家疾控局: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第一看点
暑期后半程,牢记这些安全要点→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成功起降;白家犯罪集团主案一审开庭
时事
暑期出境游,备好疾控推荐“小药箱”
时事
北京进入蜱虫活跃期,传播疾病严重可致死,被咬后要做检测吗?
北京
新闻多一度丨亚朵酒店出现医院枕套引关注 酒店卫生知识小贴士请收好
时事
阳性率上升!戴口罩!
新京号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全文发布
第一看点
多地中小学探索实施春秋假,“把假休好”还有哪些待解难题?
教育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