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不能任由AI克隆声音在网络横行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5-08-19 23:43
只有在技术和制度层面提前“补漏”,才更有可能实现有效封堵。

▲网传AI仿冒全红婵带货画面。图/央视新闻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婵宝,今天有事请大家帮忙。婵妹就想着帮助妈妈,让家里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同时把老家的土鸡蛋分享给粉丝们尝尝……”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互联网上,奥运冠军的“声音”突然开始推销农产品,知名演员的“声音”24小时不间断在直播间与粉丝互动……随着AI技术的普及,“克隆”特定人物声音已实现“一键式”操作。当声音能被轻易窃取和滥用,随之而来的侵权乱象频繁上演。


在媒体的梳理里,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这些知名的运动员全都“中招”。他们“推销土鸡蛋”被AI工具一键生成,搭配上他们的画面镜头,利用粉丝对运动员的喜爱,迅速就可以“起号带货”。


这是很恶劣的伎俩,不仅侵犯运动员的人格权,也在诓骗利用消费者的情感,让很多人误以为真的在帮运动员的“家里生活过得好一点”。如果任由AI克隆声音在网上横行,不仅会伤害粉丝群体对运动员的信任,冲击正常的带货生态,长此以往也会损害人们对真实与善意的基本信赖。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技术进步,侵权和维权的成本逐渐不成比例,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此类乱象屡禁不止。


据网络安全专家介绍,基于开源的语音大模型,只需一段清晰的语音样本,任何人的声音都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被克隆,并能被操纵说出攻击者设定的任意内容。可见,AI克隆声音几乎是零成本、零门槛,早已能轻松实现。


然而,想要维权却并不容易。此前很多靳东、刘晓庆、古天乐、张文宏等知名人物都曾遭遇类似困境,也都纷纷发布声明表示维权,但实际走到法律层面的并不多。这些账号往往变换迅速,内容删除、隐藏频繁,给取证造成巨大困难,也因此有法律人士指出,“部分受害方遇到该情况往往会迫于无奈,放弃以诉讼方式维权。”


但这种侵权行为不应该是个无解难题。可以想象,随着AI技术的普及,类似产品可能会越来越多、传播越来越隐蔽,如果只靠被侵权者“一个个去追责”,恐怕也是捉襟见肘。反过来说,只有在技术和制度层面提前“补漏”,才更有可能实现有效封堵。


首先,应该尽到审核把关之责的就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理应在直播上线、广告投放、商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完善风险识别机制,对涉及名人头像、声音的带货行为进行重点审核。一旦发现疑似AI克隆造假,应当主动拦截、第一时间下架,阻断其传播。


今年9月1日将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其中也对“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提供网络信息内容传播服务的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规范生成合成内容传播活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此,互联网平台也应当对标要求,进一步完善技术识别能力,规范AI内容的标记,并对有意绕开标记规范的账号进行严肃处理,从而规范平台整体的AI应用生态。


另外,相关部门也可以考虑和平台建立消费者举报、被侵权者维权的绿色通道,对平台的证据保全等提出细化要求。在维权诉求发出之后,相关各方可以迅速联动,完成素材封存、账号锁定、传播追踪等关键动作,将传播、取证到司法裁判各环节都打通、提速,提升维权效率,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


长远来看,治理AI克隆不仅是保护个体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更是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扫清障碍。只有在发展与监管之间找到平衡,将技术创新置于明确的法律边界和伦理规范之中,才能真正让AI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向力量,从而构建一个更透明、更可信赖的数字世界。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杨许丽


相关推荐
2024,“智人之上”是什么?|年度技术盘点
文化
“数字人”直播调查:风口下,被“收割”的中小商家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京津城际再添新成员:亦庄站今起试运营
时事
热门评论
_
7天前
乱象弊端:侵犯人格 诓骗利用情感 冲击正常带货生态链 / 原因:侵权成本低 维权成本高或无渠道 /解决:技术和制度层面 互联网识别监管以及举报渠道建立 /总结:以小见大 上升至行业发展 积累:只有在发展与监管之间找到平衡,将技术创新置于明确的法律边界和伦理规范之中,才能真正让AI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向力量,从而构建一个更透明、更可信赖的数字世界。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