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的11座新建和改建车站名称确定并对外发布。相较今年3月发布的站名预案公示内容,新建龙泽站仍沿用“龙泽站”的老站名,另有两站名称调整,“软件园站”改为“上地软件园站”,“龙域站”改为“北郊农场桥站”。
据了解,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将原有线路拆分为A、B两条,途经西城、海淀、昌平、朝阳和东城五区,其中,13A线已正式命名为地铁18号线。根据规划,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的东北旺站(工程名为“后厂村站”)至天通苑东站区间力争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相较此前站名预案公示,两座车站名称调整
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是国内首条大型“新建+改造”地铁工程,也是国内最大规模既有线改造工程。根据建设方案,工程将既有13号线倒“U”形线拆分,在16号线和17号线之间搭建“X”形东西横向线,形成两条线路,其中新建线路29公里,新建车站18座,改造车站5座。工程建成后,两线总长63.6公里,车站共33座。拆分后的两条线路具备互联互通条件,同时预留了跨线运营条件,可实现跨线组织运行。
近日,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的11座新建和改建车站定名并对外发布。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后,现龙泽站不再作为车站使用,为保持名称连贯性,新建车站沿用现车站“龙泽站”名称。在建设阶段,该站曾被称作“新龙泽站”。
在此次命名的车站中,也有多座关注度很高的车站名称较预案名称做了调整。比如“上地软件园站”,位于海淀区马连洼街道与上地街道交界处,东北旺西路与软件园南街交叉口东侧,因中关村软件园得名,在3月发布的站名预案公示中,其名称为“软件园站”,此次进行了修改;再比如“北郊农场桥站”,位于昌平区回龙观街道,沿规划回创路敷设,因周边的北郊农场桥而得名,其3月公示的站名为“龙域站”。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大北京北部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居住组团内部的轨网密度,串联起既有13号线西段、上地软件园、回龙观、天通苑及13号线东段,改善城市东北部、西北部原有轨网之间的换乘关系,为市民提供更加快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北京市轨道交通开通计划中,其实并没有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根据规划,2025年,北京计划开通17号线(工人体育场-十里河)和6号线南延(潞城-东小营南)两条(段)地铁新线。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此前介绍,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计划年底开通后厂村站(现定名为“东北旺站”)至天通苑东站段。记者了解到,这一段线路全长17.1公里,设车站9座,包括换乘站4座。线路采用6B车辆,设计时速为80公里。建成后,将串联起海淀区后厂村区域及昌平区天通苑、回龙观区域,与8号线、17号线等地铁线路实现换乘,对完善北部地区轨道交通线网,改善昌平、海淀两区市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11座新建和改造车站定名
四道口站:位于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学院南路和四道口路交叉口南侧,因四道口得名。
文华路站:位于昌平区龙泽园街道,回龙观西大街与文华路交叉口西侧,因文华路得名。
霍营东站:位于昌平区霍营街道和东小口镇交界处,霍营东路和回龙观东大街交叉口,因地处霍营街道东部得名。
上地软件园站:位于海淀区马连洼街道与上地街道交界处,东北旺西路与软件园南街交叉口东侧,因中关村软件园得名。
回龙观西大街站:位于昌平区龙泽园街道,育知路和回龙观西大街交叉口东侧,因回龙观西大街得名。
东北旺站:位于海淀区上地街道和西北旺镇交界处,后厂村路和上地西路交叉口西侧,因东北旺得名。
龙泽站:位于昌平区龙泽园街道,现状龙泽车站东侧约110米,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后,现龙泽站不再作为车站使用,为保持名称连贯性,沿用现车站“龙泽站”的名称。
东小口站:位于昌平区东小口镇,规划建材城东侧路与建材城东路交叉口北侧,因东小口镇得名。
北郊农场桥站:位于昌平区回龙观街道,沿规划回创路敷设,因北郊农场桥得名。
保福寺站:位于海淀区中关村街道、花园路街道和学院路街道交界处,北四环西路南侧,因保福寺村得名。
太平庄站:位于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立水桥东三路与太平庄中二街交叉口西侧,因太平庄村得名。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