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举办
新京报 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张磊
2025-08-11 21:07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8月11日下午,北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会暨“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

 

推进会上,朝阳区、大兴区做了交流发言,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就做好群众性纪念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宣讲环节,一个个来自百姓的鲜活故事,将厚重的历史化为直抵人心的力量。八路军研究会副秘书长沙峰含泪追忆姥爷左权将军——这位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他动情讲述姥爷在生死关头,为掩护战友突围血洒疆场的壮烈时刻。“机密重于生命!”沙峰的声音哽咽,将军舍生取义的抉择震撼全场。


8月11日下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举行。主办方供图

 

丰台区宛平街道社区工作者郑然接过了爷爷郑福来73年风雨无阻的义务讲解“接力棒”。她深情讲述了爷爷如何在卢沟桥上,用一生守护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如今,她站在同一座桥上,将爷爷的故事和红色信仰继续传递,让历史的回响永不消逝。

 

海淀区苏家坨镇干部郑凯雯生动再现了法国医生贝熙叶冒着生命危险,骑行在崎岖山路,为根据地军民运送药品,开辟一条救命的自行车“驼峰航线”。他的车轮碾过的是硝烟,传递的是跨越国界的人间大爱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坚定情谊。

 

顺义区焦庄户村民马成用地道的乡音,揭开了家乡“地下长城”的神秘面纱。他自豪地讲述乡亲们如何用智慧和双手,在敌后筑起能打能藏、四通八达的地道网,成为保护家园、支援八路军的坚固堡垒。这蜿蜒的地下工事,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抵抗侵略的伟大见证。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学生吴艾宸,这位抗战馆的“资深”小讲解员,用清脆的童声分享了她心中的英雄。从8岁拿起画笔描绘英雄形象,到如今自信地讲述烽火故事,她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让听众看到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希望。

 

北方工业大学教师韩小南讲述了石景山炼铁厂工人的抗战故事。1937年该厂被日军占领,更名为“石景山制铁所”,铁矿被掠夺,工人默默进行“技术性抗战”。抗战胜利后,工厂成为首钢集团。2022年,首钢“变身”奥运地标,展现新时代工业遗址的新功能、新风貌。

 

中央音乐学院教师丛榕则带领听众回溯了《黄河大合唱》那激荡灵魂的诞生历程。她动情地说,八十余年间,《黄河大合唱》的怒吼从未停歇,它从民族救亡的号角,已然化为民族复兴的磅礴乐章。那奔腾的旋律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持续激荡着中华儿女的奋进豪情。


“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成员正在作报告。主办方供图

 

从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到润物无声的凡人坚守,从血染的记忆到薪火相传的当代实践,这7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同穿越时空的火炬,在每位听众心中点燃了强烈的共鸣。一位观众眼含热泪地说:“八十年前,先烈们以血肉之躯托起了民族‘站起来’的脊梁;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唯有铭记、传承与奋斗,方能不负牺牲,续写‘强起来’的时代华章!”

 

报告会匠心独具地设置了“向英烈向前辈致敬”特殊环节。运用前沿AI技术,左权、吉鸿昌等宣讲中的光辉形象被生动还原。当英雄们“穿越”时空隧道,向观众挥手致意、展露微笑时,全场肃然起敬。斯人虽逝,但那不朽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据悉,下一步,宣讲团还将到全市重点抗战类纪念场馆以及机关、校园、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巡讲。

 

编辑 张磊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展圣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丰台区“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举行
北京
百姓宣讲轻骑兵|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石景山 深情讲述抗战故事
新京号
赓续红色血脉!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顺义——
新京号
“百姓宣讲轻骑兵”|“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进社区:家常话里忆峥嵘
新京号
石景山区启动2025年“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全区巡讲
新京号
“弘扬抗战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北京市离退休干部主题宣讲报告会举办
新京号
市委老干部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纪实|勋章映荣光·宣讲承使命
新京号
北京监狱戒毒系统举办“红心向党 藏蓝逐梦”主题宣讲报告会
时事
石景山区“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多元视角下的精神传承与时代回响
新京号
老干部工作动态速览→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