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盛会三连,北京机器人产业打开想象空间 | 新京报评论
新京报 记者 柯锐 编辑 迟道华
2025-08-07 18:46
在机器人这一竞争激烈的新兴产业全球格局中,北京已占据重要位置,发展势头强劲。


▲北京机器人4S店里,人形机器人表演带球射门。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一场关于机器人的浪潮蓄势待发。


2025年8月8日,全球机器人盛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这里正式开幕。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将带来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更是令人期待。


在随后的8月14日至17日,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8月14日晚,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现场,观众将见证超百支全球顶尖机器人战队齐聚一堂。


而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前奏的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E-Town机器人消费节”,已于8月2日在北京经开区正式启动。


世界性盛会夯实机器人产业高地


“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这是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主题。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密不可分。人工智能是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人形机器人则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集大成者。


作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展示机器人技术创新成果和人工智能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此次大会落地首都北京,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非凡。


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形成全球影响力。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持续巩固,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是机器人产业格局中的第一梯队,近年来产业发展蓬勃有力。北京、上海已分别成立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广东、浙江、安徽、四川、湖北等地均成立省级机器人创新中心,集聚区域产业优势力量,推动技术共享与联合攻关。


北京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及配套活动,有助于夯实机器人产业高地的地位。


面对人工智能的新浪潮,北京也在因势利导,将机器人作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个颠覆性产品而精心培育,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


从逛机器人4S店到机器人餐厅吃饭,正在成为现实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和人类选手同时出发,共跑21.0975公里的赛道。


这一“科技范儿”十足的赛事,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


人形机器人踏上马拉松赛道,这看似蹒跚、不完美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大步。


▲北京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市民和恐龙机器人、雕刻机器人等互动。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眼下,机器人正在越来越近地走进市民的生活。


随着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将面向社会公众正式开放。市民逛机器人4S店、到机器人餐厅用餐,在北京亦庄正在成为现实。


在位于北京机器人大世界的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里,市民可以看一场机器人足球比赛,近距离与仿人机器人“爱因斯坦”对话,与人形机器人交流互动。


这是北京机器人在现实中应用的生动一幕。2023年以来,北京已至少有199种机器人在134种场景落地,汇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57家,居全国首位。


今天,北京市在机器人领域的多个创新平台,正加速技术突破。在海淀区,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引育20余个医疗机器人项目,加速突破一批全球领先的关键技术;在北京经开区,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动具身智能共性技术加速突破。


北京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了全球与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其中预测 2029 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约2.88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预计将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


据报道,2024 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已突破 10 万台,配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厂商以 84.7% 的出货份额领跑,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我国一批领军企业的出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北京云迹科技深耕酒店服务场景,出货量占比8.2%,位居全球第四。


这意味着,在机器人这一竞争激烈的新兴产业全球格局中,北京已占据重要位置,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首都北京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含量”在显著提升。上半年,北京市GDP为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这个“半年报”成绩单中,一个突出亮点是工业生产增速提升,高端制造加快布局。


作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之一,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收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增速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主要城市中领先。北京机器人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北京市直面全球新浪潮,奋进在技术与产业变革浪尖,勇闯科技新赛道的持续努力。


当前,恰逢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北京等我国主要城市的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逆势而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等蓬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北京通过世界机器人大会等高规格的国际展会,和创新的消费节日、广泛的大众参与,向世界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蓬勃活力与发展潜力。这不仅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动能,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参照。


当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帷幕拉开,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科技盛会,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在智能时代的信心和智慧。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柯锐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柯锐
新京报评论员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聚焦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

相关推荐
分拣质检、养老照料、居家陪聊,“天选打工人”云集机器人大会
北京
新闻8点见丨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有哪些政策利好;年轻人生活方式报告
时事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盘活了这个“圈” | 新京报快评
新京号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盘活了这个“圈”| 新京报快评
观点
颠覆进行时!从“火、稳、智”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新京号
中国民俗百年 从京西妙峰山走向世界
新京号
中国民俗百年 从京西妙峰山走向世界
乡村
“五一”即将来临,北京海淀推出五大主题板块、17项特色活动
北京
2025中国科幻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新京号
以会促产以会兴业,文化科技融合共舞,五年实践石景山走出科幻产业发展新模式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