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烽火青春》原创歌曲全球发布,社科大与深圳大学共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日照新闻网
2025-08-06 11:12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起、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度参与的“《烽火青春》主题曲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创意创作会”在线上成功召开。

本次创作会汇聚了中国社科大与深圳大学两校的强大学术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深圳大学副校长巢乃鹏与会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务处处长罗自文、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周小茜、《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朱鸿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调查中心主任王凤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苏媛、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周裕琼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中国青年网总编辑助理、融媒体中心主任杨月、《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杨璐等媒体代表也受邀与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主持。

胡正荣在致辞中指出: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通过云端共创形式推出《烽火青春》,是两校发挥新闻传播学科优势、创新主旋律表达的重要实践。这首歌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生动宣言。它将以青春之声,奏响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砥砺奋进的时代强音。

巢乃鹏在致辞中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帮助与支持。并表示深圳大学作为特区高等教育“长子”,始终秉承扎根中国、回应时代的使命。此次两校学子以融媒体形式重述抗战故事,彰显了青年以专业能力回应时代召唤的担当,激励学子应以青春力量建设家国。

苏媛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团队以及主要的价值内涵。她表示,作品是一次学院派与流行乐的跨界实验,让抗战记忆走出教科书,在纪念与传播之间找到新的艺术接口。

随后,参会人员共同聆听了歌曲片段,并由主创人员向大家介绍了创作体会和心路历程。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龚宝发表示,这既源于对学院“如何将个人使命融入时代脉搏”培养理念的思考,也有对如何通过新红歌活化历史记忆,践行“与历史、当下、世界对话”理念的构思。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尹涛介绍作曲灵感源于1943年战士家书“若见山河新颜,勿忘告我”。创作过程中,他通过铜管与弦乐交织的音乐张力,以象征历史与青春的对话,表达当代青年对先烈的精神契约和时代回声。

两校的4位专家就歌曲主题纪念活动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罗自文从课程思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三方面分享了《烽火青春》带来的教育教学启发,他期待两校以这首歌曲为起点,继续探索全媒体视听元素的创新实践,用课程思政做好卓越新传人才的培养。

周小茜表示,歌曲是两校新闻传播学院探索科教融合、贯通教学科研实践链条的重要合作,为学生知识转化创新提供了鲜活案例,也为创新历史传播方式提供了青年视角,并期待双方未来继续深化合作。

朱鸿军就主题曲的发布谈了两点体会,一是新闻传播教育面向实践变革的过程中,需创新表达方式提升传播力;二是社科大在人才培养中兼顾学术力与实践创新力。

周裕琼表示,歌曲上线后深受感动,《烽火青春》不仅体现了“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教学相长精神,也彰显了两校“无问东西,不分南北”的高效合作,期待未来两校能有更多合作。

随后,苏媛总结此次主题纪念活动的五大核心亮点:学术+艺术双引擎、内容矩阵全链路、媒体矩阵预锁位、全球首发高校共创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故事、教育边界的重新定义与传播力的觉醒。她介绍,师生将持续探索全媒体系列视听创意创作实践,将以一条主线(单曲《烽火青春》)+四大辅线(MV、口述史、图文、二创短视频)+N条花絮(AIGC vlog、幕后纪录)展开,并表示会将专家建议融入后续工作计划。

杨月作为媒体代表发言,她为如何扩大歌曲影响力、弘扬红色精神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如依托中青报校媒矩阵发起全国高校云端大合唱、将项目成果转化为大思政课案例,纳入中央网信办征集活动和团中央“伙伴计划”、联动大V资源面向青少年精准传播等。

最后,漆亚林作了闭幕发言。他表示,此次线上会议意义重大,期待这首凝聚两校智慧与青年深情的作品,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增添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作者:苏媛、张梦园、龚宝发、尹涛)


来源:日照新闻网
相关推荐
纪念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首都高校学子用艺术诠释家国情怀
教育
大戏看北京8月18-24日文艺资讯丨评剧《步步高升》演绎传奇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红色娘子军》引领展演季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9-15日文艺资讯丨2024展演季精彩继续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9-15日文艺资讯 | “大戏看北京” 2024 展演季,精彩继续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