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帮信犯罪活动及相关犯罪典型案例
新京报 记者 行海洋 编辑 白爽
2025-07-28 14:57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信息网络犯罪高发多发,衍生大量上下游关联犯罪。其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成为数量最多、占比最大、性质最复杂的犯罪类型。

 

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及相关犯罪典型案例。当前,帮信犯罪的组织性、职业性特征愈加明显。此次发布的案例“张某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被告人张某某伙同他人开设“工作室”,有组织地非法提供互联网账号“解封”、虚假注册等新型技术帮助,对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依法予以惩处打击。案例“薛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被告人薛某身为通讯运营商工作人员,明知他人申办电话卡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违反规定为他人办理电话卡,导致多名被害人被诈骗,对此类行业“内鬼”依法惩处并宣告职业禁止。

 

当前,帮信等犯罪呈现技术性、隐蔽性越来越强的特点。此次发布的案例“邓某某、王某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黄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被告人邓某某、王某某、黄某等人架设具有远程操控、异地拨号、伪装来电号码和支持多张电话卡同时拨号等功能的GOIP设备(一种虚拟拨号设备),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通讯传输支持;案例“王某等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被告人王某等人通过虚拟币交易方式为他人掩饰、隐瞒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顺利得逞的帮凶,办案机关依法予以打击,切实斩断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输血供粮”的链条。

 

打击治理帮信及相关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依法严惩职业性、组织性犯罪活动及其组织者、指挥者和骨干人员的同时,应注重区别对待。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群体和处于犯罪链条末端、情节较轻的人员,可依法从宽处理,并做好行刑衔接,推动社会综合治理。此次发布的案例“朱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根据朱某某在犯罪链条中的层级地位、具体情节,检察机关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由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案例“高某等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三人均为在校学生,顾某又系未成年人,办案机关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依法对三人从宽处理,检察机关对顾某、师某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并加强与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的沟通联系,督促严格管理教育,避免再犯。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行海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帮信罪高位运行,“两高一部”发文调整认定标准
时事
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实施帮信犯罪的,从严惩处
时事
帮信犯罪被告人呈现低龄化特点 “两高一部”发布意见
第一看点
有责必究,让“欠债还钱”重回社会常识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帮发短信就能挣钱?北京多名中小学生被诱骗成为电诈“帮凶”
教育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0日)
新京号
今日辟谣(2025年7月10日)
时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过台湾”的谬论当休矣
时事
今日辟谣(2025年5月16日)
时事
假网友、真敲诈!警方揭秘跨境“裸聊”犯罪套路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