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今天(7月28日)上午,交通运输部举行“加强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相关工作情况,目前,全国已有3800万货车司机,交通运输部正在构建健康从业生态、保障司机合理的劳动报酬、畅通货车司机反映诉求渠道等方面,加强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高博表示,货车司机是劳动者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货运物流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连接着生产消费和千家万户,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国3800万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路上。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围绕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持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推动构建司机良好从业生态是其中的首要工作。高博说,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司机安心从业的基础保障。去年以来,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加快推动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7项配套政策,着力提高车辆技术水平,加快老旧货车淘汰,引导运力结构更加合理,让司机开更安全的车;持续提升全程网办、一网通办服务水平,今年上半年,货车司机线上办事办证超过1250万次;规范货车改装、超限超载、货物扬撒等高频执法事项;组织开展“套路运”“套路贷”“零首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偷油偷货行为,降低司机运营风险。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实施了12328热线货车司机接诉即办,有效畅通司机诉求反映渠道,开通了货车司机诉求办理专属通道,实施货运平台直达办理。针对货车司机反映集中的20项问题,逐项制定办理工作指南,压实各环节责任,持续提升诉求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
“车轮转起来,司机才能挣到钱。货运平台方便了司机找货揽货,平台的收费、抽成、运费结算等,也直接关系着司机收入。”高博说,在保障司机合理劳动报酬方面,近期,交通运输部联合有关部门,统筹兼顾司机、货主、平台等各方利益,部署开展了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收费治理工作,各方都在积极主动作为。有关行业协会组织主要货运平台企业签署了自律公约,发布了货主实名制、保障运费及时结算等10项公开承诺,共同推动构建运营风险共担、利益合理分配、各方互利共赢的货运市场格局。
货车司机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沿着繁忙的货运通道,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部署改造提升1000个标准化规范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之家”,提供停车休息、饭菜加热、热水供应、淋浴、洗衣等5项免费服务。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设置29.6万个货车停车位,灵活采取视频监控、安保巡查、“车货无忧”保险等方式,让货车司机放心停车、安心休息。各地不断优化新能源货车城市通行政策,增加新能源货车城市货车停车位,便利货车停靠。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也在持续健全完善平台企业与司机协商协调机制,推动源头化解纠纷。因地制宜开展送温暖、送体检、送法律服务、送心理咨询等活动。组织开展“货车司机护航”专项行动,提供身心健康、远程诊疗、暖心归途等多重守护。加强同城货运司机职业伤害保障,累计保障司机人数超过240万,今年7月1日起,试点已扩展至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17个省份、4家主要货运平台企业。
编辑 张牵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