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专家:关注早期肺癌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新京报 记者 张兆慧 编辑 王鹿
2025-07-27 21:07

新京报讯(记者张兆慧)7月26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承办的“2025北京国际胸外科学术大会暨第九届中意胸外科微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学术会议以“赋能、致远”为主题,聚焦胸外科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挑战。


2022年全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肺癌仍居恶性肿瘤发病首位,肺癌新发病例约106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2%,死亡率也位居第一。虽然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发展迅猛,使很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延长了生存期,但患者仍旧会死于复发和转移。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能使最早期肺癌患者得到治愈。


近年来,肺结节、早癌的诊治越来越受到重视。通常来讲,最早期IA期首选微创手术根治切除,术后是不需要辅助治疗的,但为什么IA期仍旧有10%-15%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是业界关心的问题。


“我们应关注早期肺癌患者的精准个性化治疗。”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教授介绍,针对术后病理确诊为IA期,但合并高风险因素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团队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若存在特定高风险因素,术后接受药物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并延长生存期。这一发现为早期肺癌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有望改变临床实践。


此次会议邀请到意大利、美国、瑞士、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国内的几十位著名胸外科及胸部肿瘤领域专家,围绕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胸壁疾病、肺移植等核心疾病,深入探讨微创手术技术革新、围术期综合治疗(特别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应用)、肺移植关键技术与供体评估、快速康复理念、肺癌全程管理以及人工智能在预测术后并发症、辅助诊疗决策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中外专家通过主题演讲、名家对话等形式,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会上还发布了《介入肺脏病学使用指南》一书,该书覆盖了包括诊断、治疗等在内的多个领域,为医生精进手术技术提供了帮助。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兆慧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微创介入治疗,为肿瘤精准医疗打开新路径——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的介入治疗实践
企业资讯
首部《胃癌Claudin18.2临床检测专家共识(2025版)》发布
企业资讯
疤康亮相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学术年会,分享个性化治疗经验
企业资讯
长寿时代,诺康莱邀您一起聚焦心脏养护新策略
企业资讯
“巢跃奇迹·希望画语系列”卵巢癌公益科普行动落地
消费
肺结节危机!御君方以中医智慧构筑精准调理体系
企业资讯
脂肪肝引发全身代谢危机?御君方“护肝消脂疗法”破局有方!
企业资讯
《迎接治愈的曙光白皮书》发布,精准医学将带动医疗体系升级
消费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专家呼吁全民戒烟,高风险人群应早筛早诊
消费
康德生物逸力嘉®获批三类证:准确度超96%破局胰腺癌精准诊断
企业资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