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为了尽快恢复因灾害受损山区道路的通行,公路部门正在加紧作业中。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密云公路分局了解到,由于部分受损严重路段的路面宽度仅剩1米,路基已被洪水冲毁,只能靠人员步行和无人机勘查,预计明天(7月28日)20时前可完成西邓路、河北路、兴阳线和后半路等四条道路的抢通工作,其他受损严重的道路目前已确定初步的抢修方案,但通车时间还不能确定。
据了解,为防止雨天公路水毁等灾害的发生,收到暴雨红色预警后,密云公路分局立即启动Ⅰ级防汛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降雨天气,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各处易积水点、地灾隐患点值守人员迅速到位,细致开展灾害风险路段专项巡查,落实各项防汛应对工作。
截至7月27日15时,密云已管控13条道路,其中主动管控7条,有险情断路6条。
因目前降雨仍未停止,洪水位仍未下降。待洪水位下降至可导深度时,方可按照制定的方案施工。
何为“可导深度”?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对水流进行导流施工的水位高度。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河道水位太高,在抢修中使用的沙袋、石块投入水中后会被立即冲走,因此,必须等待水位降至一定深度时才能施工,此时沙袋投入水中可以固定住,然后通过沙袋一层层地码放,达到足够的高度和强度时,就可以对河水进行导流,以改变其流向。
预计7月28日20时前完成西邓路、河北路、兴阳线和后半路等四条道路的抢通工作。其中,兴阳线K90+000处的抢通恢复工作预计可以率先完成一条通向西火路抢险的通道。
密云区河北路断桥正在抢通中。北京市交通委密云公路分局供图
还有部分道路由于河水上涨,导致局部路基被冲毁。像是黄下路的部分断点路段,就是由于目前河道河水上涨,局部路基冲毁,部分路段路面宽度仅剩1米,只能靠人员步行勘查。经过现场抢险人员勘查,目前确定的恢复方案为采用片石回填向前推进,因此,通车时间待定。
公路养护工人在黄下路处理两株倒伏的路外杨树。北京市交通委密云公路分局供图
此外,西火路的断点位置比较复杂,由于起点路段被完全冲毁,巡视人员只能步行至K1+300处,不能继续前行。而因持续降雨,无人机遥控距离受限,使用无人机只能巡测到K4+000处,区间内阻断3处,约300米。据了解,西火路为兴阳线的关联路线,需等兴阳线K90+000处抢通后,再实施抢通。抢通的时间暂时不能确定。
密云公路分局协调大型工程设备对兴阳线道路进行抢通。北京市交通委密云公路分局供图
7月27日上午,密云公路分局迅速组织人员赶赴受灾地段,核查灾情,现场研究抢修方案。按照“先急后缓,先干后支,先通后畅”的原则,以最快速度排除公路险情。总结近年来特大降雨应对经验,加快开展公路水毁设施的抢险保通及恢复重建工作,合理确定抢险保通与恢复重建方案。全力推进水毁抢通工作,确保公路畅通。
此次强降雨,密云公路分局备勤力量共计204人、备勤机械75台(套),备勤人员全部出动,大型机械出动27台(套)。累计出动山区公路地灾隐患巡查、值守人员42人次,车辆21车次。
编辑 张磊
校对 贾宁
